中国教会从一开始就感动我的是她通过社会工作而对中国社会所做的努力:在偏僻农村建立诊所,开办孤儿院和残障人中心,关怀艾滋病患和麻风病人等,这是最明显不过的见证福音的方式。
后来,那个亲戚的爱人因病住院要做手术,孙月芹知道后跟丈夫商量,想一起去医院探望,张建斌心里实在别扭,但看在妻子的份上便一同前往。
无论是救助对象,还是参与救助者,基于信仰的慈善不再以信仰身份或地域身份、族群身份来划界,而是以“病患”为目标,以人类为对象。
她们也去到汉阳郊区,给病患分发药物。那里的人虽然不信教,但贞女们的爱心却感染了很多人,让他们产生了皈依圣教的想法。修缮破败的圣母堂一些外教家庭请圣母堂收留他们的女儿。
然而,基督徒参与照顾病患的服务是显而易见,如,医院、养老院、孤儿院,以及照顾麻风病和各种精神科的病人。同时,基督徒更做了大量的照顾灵魂的服务,圣堂、祈祷所、陪伴中心等等。
几年前笔者经历过一件事,寒假时去堂口给教友们满四规,期间和另一位修女由一位教友带领去探望一位老人,老人娶了四个儿媳妇,三个奉教的,一个教外的,当我们谈到让老人劝说这位教外儿媳进教时,她情不自禁地老泪纵横
他们这样的忧愁、伤痛是为了我们的主,所以我们的主不能随便让他们离开,主亲自走近他们,他亲自探望他们,与他们同行。但他们的眼睛被阻止住了,认不出主来,所以辨认不出这位陌生人到底是谁。
这许多年来,从没有人到我这里来探望我,我根本不需要它。”我问他:“假若一位修女来看你,你会不会为她点燃这灯呢?”他说:“会,一定会,只要我听到一点人的声音,我就会点起这灯。”
《慈悲面容》177)在慈悲特殊禧年内,三原教区全体教友应做到六个一即:至少朝圣一次;至少探望一次病人;至少哀矜一位穷人;至少劝勉一个冷淡教友上堂;至少有一次专为炼灵奉献祈祷;至少一次为需要的人排忧解惑。
信德网讯:6月8日,内蒙古包头教区卸任教区长、已年届95岁高龄的边振方神父,不顾年老体衰、冒着高温酷暑,往返千里,探望、慰问了老友——已年届90高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