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遍地撒种,到了适当的时节,必可收获。原来基督派遣我,不是为施洗,而是为宣传福音(格前1:17);我栽种,阿颇罗浇灌,然而使之生长的,却是天主。
行善本身就是奖赏新约中明确启示:我们行善不要厌倦;如果不松懈,到了适当的时节,必可收获。(迦6:9)又说:凡恒心行善,寻求真荣、尊贵和不朽的人,赐以永生。
现在世上,每年遇到一些时节,到处看到烧黄纸、烧纸钱,说怕亡人在阴府没钱花,挨饥受饿,不用多说,当然是迷信,不过前面所谈的“宗教和迷信是同义词,是反科学的”那句话也不能说事出无因的。
为了一家老小能填饱肚子,母亲起早贪黑,节衣缩食,即便如此也无法保证一日三餐,尤其大年过后的漫长春季,那是各家各户最难熬的时节。
天寒地冻的时节,正是农闲的时候,老人家总是早早起来忙里忙外地拾掇家务,收拾妥当了,看看快到了早祷的时间,就把他们统统喊起来到教堂里祈祷。多年养成的勤勉习惯,让姥姥的身体一直非常硬朗。
房顶上的老人秋末时节,塞外草原已经充满了凉意。笔者陪同几位国外来的神父教友来到位于包头城乡结合部的麻池教堂。
信徒去世,举行追思礼拜,清明时节,基督徒扫墓,废除烧纸等习俗,移风易俗,鲜花代替,简洁环保。
堂区地处农牧区,正是农闲时节,为过隆重的圣诞节,提前一个月便开始了准备工作,神长教友们采用了便于农民接受的、热闹的、民俗的庆祝方式庆祝圣诞,无论从教堂内外的装饰上还是晚会节目的宣传安排上,处处体现乡土化
事事有时节,天下任何事皆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拨除栽种的亦有时……(训3:1-8)。拔苗助长不但不会达到预期效果,而且会把苗弄死。
事事有时节,天下任何事皆有定时。(训3:1)1993年冬天,我第一次开始思索并寻找人生的意义。那时一位同学借给我一本书,戴尔·卡耐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