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东方国王们的习惯上,称自己是他的子民的牧人,这是他的权利的形象,是一个统治者的形象:为这些国王来说,他们的子民,犹如可以按照他们的好恶来支配的羊群。
当天取自《玛加伯书上》的第一篇读经谈到当时出现的一条祸根:崇尚古希腊文化的国王安提约古·厄丕法乃(AntiocoEpìfane)强迫以色列选民,即当时的教会接受外邦人的习俗。
他们於是去朝见国王,国王就批准他们采用外邦的礼俗。教宗强调说,这不是思想和神明,而是外邦风俗。这样,按照上主法律成长的子民就接受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新风俗,舍弃原本的文化、宗教和法律。
公元996年4月12日是波兰国王梅什科(Mieszko)公爵领洗的日子。帕罗林枢机指出,这一事件进一步巩固了当时波兰公爵的身份和独立性,标志着波兰人民开始了漫长的福音化进程。
1527年5月6日,正是在这个地方,189名瑞士卫兵在罗马浩劫期间保卫教宗克莱孟七世,对抗查理五世国王的军队。
教宗牧灵访问摩洛哥的徽标(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受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和该国主教的邀请,将于3月30日至31日牧灵访问摩洛哥,参观拉巴特和卡萨布兰卡市。
(玛26:39)在旧约中,只有国王才有权利用这个词称呼天主。国王登基时,天主宣布:“他要称赞我说:你是我的大父。”(咏89:26)这句圣咏在阿拉美语中可以读作:“他将称我为阿爸。”
撒罗满是以色列历史上最显赫、最富有的国王。他在位40年,把以色列建设为当时中东最强大的国家,并令普天下的王来求见和进贡。他的财富无数,一切饮器都是金的,银子多如石头,他还有一千妃嫔侍候。
教宗接着谈到基督徒应该持有的第二个态度,他说这个态度我们可以在国王为儿子办婚宴的比喻中找到。在那比喻中所有人都受邀参加宴席,无论好人、坏人。可是当宴席开始时,国王将看看谁没有穿上婚宴礼服。
圣若望·聂波莫(捷克语:JanNepomucky,约1345-1393)是捷克共和国的一位民族圣人,他是波希米亚王后的告解神师,因拒绝向国王透露告解秘密,于1393年3月20日,被国王瓦茨拉夫四世下令从布拉格的查理大桥扔进伏尔塔瓦河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