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道,当一个人期待他人遭殃时,他其实“渴望跟那个人一样”,而且认为“对方的幸运似乎是对自己的不公义”。这也是“对天主的错误认识”,因为“他不接受天主有自己的‘计算方式’,与我们的不同”。
在周末中,我有一个最大的感受,那就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个性没有对与错,只是因个性所引发的行为有对有错,所以,我们要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对方,并学习着接纳彼此。
慈母教会钦定奉献生活年,因此我们必须热烈响应,并切实兑现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好使自己的灵性生命日益趋向基督化福音化。
(迦2:20)我一再问自己,我真的与基督一同被钉十字架了吗?我没有!或许我钉了,但只是轻轻的,甚至没有一丝血迹;或许在上十字架的那一瞬间,我逃跑了,远远地望着被钉的耶稣,犹如当年的伯多禄。
许多人贪图享受,贪图口腹之乐,而忽略了应有的神贫精神,忽略了与天主的关系,忽略了自己和教会的使命:引导这个世界走向正义、和平和圆满。很多修道人在这种大思潮下接受培育生活,便很难给自己的生活定位。
即使是无灵的动物,也有翼护自己下一代的天赋本能。而其无知的幼崽同样也具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孝亲情怀和知恩报爱的天性。
同理,只要我们懂得呼求天主的祝福,每天的工作,生活都可以成为滋养自己和别人的材料。
我们都该把天父大公无私的仁爱慈爱活出来,把耶稣基督牺牲自我、舍己为人的圣爱博爱表现在自己具体的思言行为上,而且应当使其日趋真挚、纯笃、恒久,如此就能使自己真正成为神爱世人的活广告,使那些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亲人恩人邻人近人感受到天主是爱
我现在进入了人生的下半场,常常反省自己,总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依然很骄傲。也许真的如李主教当年所言,修谦卑的德行是人们一生要做的神业功课。
他是温良和谦卑的牧人,追随耶稣的表样,将自己视作“值得让天主在上面书写的尘土”。“卢恰尼教宗用微笑来传达上主的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