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明清中文文献资料汇释》作者汤开建长期致力于澳门史、中国天主教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坚持原典史料与理论阐释并重,希望通过汇编整理出版《利玛窦明清中文文献资料汇释》一书,将现已公布和翻译的意大利文及其他西文的利玛窦资料与所辑录的利玛窦中文资料融汇比证
曾在网上看到署名李晓的一篇文章名曰:在我人生的下半场,而对作者的反思及悲天悯人感悟非常敬佩,因为他能由自己的舒服中洞悉他人的疾苦。
在这里,作者用祈祷和分享,这两个表达共融的基本方式,总结了基督徒的牺牲。因此,基督徒的牺牲,与那种炫耀痛苦、似乎越是痛苦就越是悦乐天主的消极和说教式的世界观是格格不入的。
土地是他创作的永恒的“情人”,他的绘画语言是亲切的劳动人民的语言,他创作的元素和符号来自于底层的田间劳作者。
2008年1月30日,作者(右一)去大众医院看望陈主教(右二)2001年12月31日,陈柏庐主教曾邀请晚辈到邯郸长谈。那天下午,老主教数次到楼梯口遥望,询问晚辈是否到了。
2008年4月6日,在抚顺堂区抚顺青少年团体,作者分别对抚顺耶稣圣心修女会的玛弟亚修女、亚松修女、丽达修女进行了采访,以下是访谈记录。
白柳枢机兴致勃勃地与作者“交流”网络媒体白柳枢机喜欢中国文化,关心、理解和尊重中国天主教会,生前曾多次应邀访问中国,探访多个教区,并积极促进和推动中日两国地方教会与中日两国民间之间的友好往来。
按照作者的说法,其创作的初衷是为“心灵余震”呐喊。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她亦表示,《余震》讲的就是一个“疼”字。30年前的唐山,对社会对心理干预等概念还陌生。大人们总是鼓励孩子要学会坚强,不要哭。
作者:范丽珠(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白大诚(JamesD.Whitehead)、尹玮玲(EvelynE.Whitehead,1938-2020年)夫妇与范丽珠学术合作主要成果一览:著作(中英文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作者本意用蜗牛比喻孩子,家长用催促、吓唬、责备、拉扯、脚踢等方式加快孩子成长的步伐,可是最终发现孩子的成长看似慢悠悠,却是让家长重新审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