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在地上的雪花标记了一个边界,指示在此处建造一座奉献给圣母的圣殿。这就是被称作的“利伯略圣母大殿”。
德肋撒修女的独特神恩,她的修会成功进入苏联和古巴等共产政权国家服务,以及她获颁诺贝尔和平奖,这一切使得德肋撒修女跨出教会的边界,成了我们时代的风云人物,甚至有人说她的所作所为活脱就是一部福音。
灵魂的善与恶的边界是无穷尽的,灵魂的根源是深不见底的。志在天乡的人正是在不断地努力认罪赎罪的过程中,使灵命趋于纯全的变化之中而得以保存。
冷漠的文化导致儿童死亡教宗首先谈到移民问题,自12名移民在希腊与土耳其边界被冻死的消息传出后,这是个热门话题。教宗认为“这是冷漠文化的迹象之一”,也是“一个划分等级的问题”。
我们必须接受在寻找中甚至是不稳定的风险,完全信赖圣神的行动,祂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施展作为,推动我们总是去跨越:跨越我们的边界,跨越我们的障碍,跨越我们的限度,任何类型的限度”。
我们当效法祂,扩展爱的边界。和平共处的见证:亚巴辣罕与阿彼默肋客立约,表明天主子民也当在世俗关系中追求和平与公义。
做快乐女人,有心理边界婴儿的生存完全依赖抚养人,可当孩子日渐长大时,部分父母仍然“像攀援的凌霄花”,依附在孩子身上。
他们感觉到天主那无边界、包容万象的圣爱,所以,以忠诚一生的大爱为藏人提供人文关怀、医疗服务,以及基础教育等。他们藉此来回应天主那只知付出,不图回报的爱。一种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
他的修会迅速传播开来,甚至走出德国和欧洲的边界,传到美洲及印度。1898年2月2日她因血管梗塞而去世。1978年教宗保禄六世将她列为真福。
1899年,智利跟阿根廷为了边界发生战争,阿根廷主教发布一篇和平祷文,传到了智利;智利的主教也发表了一篇和平祷文呼吁停战;1900年英皇爱德华出面调停,两国停止了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