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教会(poorChurch),绝非基督信仰中的新鲜词汇,只是在这个时代中被再度提起,并且以之作为基督徒联接现实生活的责任与神圣领域之间的节点。
与此同时,中国佛教会理事长圆瑛也通告全国佛教徒,倡议举行护国道场,以宗教的形式表达爱国抗敌之情。
脱利腾大公会议(1547年)以强烈的措辞声明了有关暂罚的教义。它说,无论在今世或来世——炼狱——都要受到罪罚,需要相信这一教义。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我以保禄宗徒的话重复基督诞生的喜悦宣报:是的,今天,我们的救主天主的恩宠已经在众人面前出现!已经出现了!这就是今天教会所庆祝的。
它穿越痛苦和死亡,在深渊中开启一条通道,且化恶为善:这是天主大能的独特标记。复活主就是那被钉者,不是另一位。在祂光荣的肉体上带著不可泯灭的伤痕:创伤变成希望的缝隙。
他问:那不善也不恶的人怎么办?我说:如果没有大罪,只有小罪,要在炼狱做补赎后,才能升天堂;如果有大罪,至死不悔改,只有下地狱。他又说:你说有天主,可是谁也没有见过,怎能使人相信呢?
他来到后,见里面已打扫清洁,装饰整齐,就去,另外带了七个比自己更恶的魔鬼来,进去,住在那里;那人末后的处境,比先前变得更坏了”(参阅路11:24-26)。
(十一)被鬼作弄,羞愧而亡在农村老家有一句俗语,就是对那些做了本可以避免却没有避免的错事,而又显得十分丢脸,乃至于无地自容的人,讥讽道:“还不如钻到牛胯下去撞死!”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翻阅历史,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参阅:新编天主教教理1066-1068)在福音中,耶稣对门徒说:「经上曾这样记载:默西亚必须受苦,第三天要从死者中复活;并且必须从耶路撒冷开始,因他的名,向万邦宣讲悔改,以得罪之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