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神父和修女虽然不能在教堂公开组织举行圣事礼仪,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牧民跟进与灵性牧养。一、通过教区堂区网站,带领教友分享每日弥撒读经,撰写讲道稿,供教友参考、默想、分享。
疫情下,种种的限制使我们更珍视「家庭」的幅度,也促使我们从灵性的角度去看这个幅度。因这缘故,我切愿鼓励每个人重新发现五月(圣母月)在家诵念玫瑰经之美。你可以斟酌各自的情况,善用机会,以个人或群组进行。
其中,灵修小组便是负责执事、候选人、及有志者的灵性培育。然而,终身执事的灵修是否有其独特之处呢?他们的灵修与司铎的灵修又是否有所分别呢?
站在数百年前圣方济各的神圣之地,教宗吁请众人恳求天主「聆听我们的呼声,速来救援我们」,因为「穷人所遭受的排斥首先发生在灵性层面」。教宗赞许众多青年慷慨地花时间帮助穷人,带给他们食物和热饮。
我们在这方面的理解所取得的每个微小进步,“都会转化为个人和教会团体在灵性生活上的进展”。然而,不幸的是,感恩圣事“因其重复性,容易被当作例行公事,是件理所当然的事”。
(52)在牧函的结尾,教宗要求“所有主教、司铎和执事、修道院的培育者、神学系和神学院的教员、以及所有男女教理老师,帮助天主的神圣子民获取一直以来都是基督信仰灵性的首要源泉”,重申《传统的守护者》手谕中的规定
教宗方济各分析了她的灵性经历,指出与耶稣的相遇让她感受到“福传的使命”,乃至让她理解到“奉献于天主,不能不寻求弟兄姐妹的善”。的确,她进入加尔默罗会是“为拯救人灵”(9号)。
奉献生活在这些挑战面前该当不断地更新,才能作福音宣讲的见证人…答:教宗在多次讲话中都反复提到世俗化的问题,他认为,教会所提供的补救方法,并且男女修会人士也该意识到的,就是在这个被物质利益搞得如此模糊不清的世界上见证天主的首要地位,见证灵性的一面
除了惊叹和新奇外,它们每天带给成千上万的观光客和朝圣者们的是什么样的灵性收获呢?教会曾经不也正是因为这些外在的光辉而误入歧途吗?
我们的灵性生命因而奄奄一息。主耶稣不是把我们抬起扶上牲口,而是放在祂的肩膀,带到不是客店而是祂的教会,并嘱咐教会小心看护,直到祂光荣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