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别人」,可能是我们的爷爷奶奶、父母、神父、修女、朋友……这一代又一代的爷爷奶奶……的教导组成了教会的「传承」。
堂区成立了福传小组,幕道班,唱经班,圣经学习班,宣传组,以“主内情缘”命名的婚介服务组,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发布了宣传信仰的文章,照片和教会音乐。所有的班组,都按规定的时间组织活动,专人负责。
因此,青年组的弥撒热闹、活跃,有现代的风采,而老年人的弥撒则庄重、严肃,具有神圣的特色。无论你喜欢什么样的弥撒在那里总有一台会使你满意。而在弥撒中跳舞的小孩是教会本地化的代表。
百年前的1223年圣诞节,圣方济各在格雷乔组织了一场真人的圣诞场景。正值人们在家里和其他地方的圣诞场景(圣诞马棚)正在准备布置或已完成布置之际,我们有必要重溯它们的起源。马槽的由来?
在她8岁的时候修女就给她找了寄养家庭,直到小学读完才又回到黎明之家,在职业组做一些手工。芳芳的两只手很巧,编织、缝纫都没问题。
目前这个孩子每周六下午在西堂的慕道班服务,爸爸则加入了教堂的后勤组。二、圣经福传免费发送我们堂区力求以开放和服务的态度,给更多的人留下来的空间。
每个学习班都有明确的“爱心探访组”,每个探访组隶属于堂口。例如:一个堂口负责三所医院,堂口又把它分给不同的学习班,尽力做到不漏掉任何一个病患。每所医院负责爱心探访的教友以及联系方式。
西堂圣物组的负责人刘远说:感谢天主召叫我来到了教会,在这里,我没有觉得教会是主教、神父的,而是我们大家的,我喜欢西堂,我更要回报天主,所以从领洗后我就一直在教堂服务。
同时法国(传教士)以饶家驹(神父)为首的国际救济会组成了南市难民区,救助了33万中国难民,从1937年11月9日一直延续到1940年6月30号,30多万难民得以保全生命,避免了被日军屠杀的厄运。
那次,教会组织了一个福传学习班,在家人的劝说下,我很不情愿地参加了。不久,我便被团体中的热情与活力深深吸引,从中收获了天主的恩宠与圣善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