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肯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不配作我的徒弟。”(玛10:38)十字架是福音的中心,因着十字架,基督彰显了圣父的光荣,平息了因人类的罪恶而触犯的他的义怒,使世人与父同归于好。
在那些投入到Siri事件的人群当中,包括德肋撒修女祈祷团体的主席IreneSheilaHardjanto。她解释说,当地的天主教组织针对变性人的牧灵工作起步较晚。
教会领袖劝告全体信友减少以表面形式来庆祝圣诞节,例如报佳音、圣诞派对及类似聚会,建议他们「多花时间在默祷和默观、朝拜圣体、一起守斋和施舍。」主教团于十一月卅日在仰光举行会议后发表牧函。
教宗以《卢德传》为一条主脉来展开他的要理讲授。纳敖米是个犹太妇人,随着丈夫和两个儿子从犹大白冷到摩阿布乡间去侨居。以后,她的丈夫和两个儿子都客死他乡,留下她和两个儿媳。
教友们有的拿来手电,有的抱来草垫,有的找来工具,终于连夜将车修好。黑油弄脏了顺丑师傅的衣裳,还沾满了他的双手,他却毫无怨言,并开自己的车来,将老者的车从泥坑里拖出,送到好走的路上。
佩尔枢机请主教会议清楚说出担任送圣体特殊职务的教友的角色,来突显神父主持的弥撒礼仪的不同。许多发言的主教谈到遵守礼仪规则和一些举行礼仪者的忽略。
在宣讲基督徒个人之律《圣经》真福八端时,用百学德为先,育教先育德来帮助信众认识到,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首先要把自己的德行修炼好。
欢庆活动于3天前,以游行活动来开序幕。昨日,在圣瑰玛·甘甘妮主教堂举行弥撒庆典。修女们于1949年12月6日从荷兰海姆斯泰德来到西加里曼丹省。
若瑟赫忍斯基神父说:穷人的生命是恩宠的泉源,因为是穷人在面对生活的困境及缺乏信任的生命情境中,向我们提供了信仰应追求的目标———透过穷人来表达对基督的热爱和见证,进而接受由福音带来的恩宠。
途中,教宗下车进入圣康纳德圣堂中祈祷。圣康纳德是方济各加布遣会会士,1818年出生在一个农人家庭,初学时在修院中帮忙菜园和花园的工作,正式入会后一直担任修院的门房41年,直到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