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我们的教堂里,从大地震发生的当天,就有一位叫夏义发的教友,他冒着频繁发生余震的危险,一个人一直坚守在堂里看门,还常常在前后堂院里巡逻。我见到他时,心里好感动,多么好的教友啊。
康熙写的对联为:“无始无终先做形声真主宰,宣仁宣义聿昭拯济大权衡。”1775年,南堂受到二次大地震与火灾的侵袭,全被破坏。后来,乾隆皇帝又赐银万辆,修复教堂。1838年,北京主教过世,但无继承者。
如天主教强调教会的传统和圣传的重要性,而新教更注重因信称义的个人层面。但并非不可调和,因为两者都承认圣经的基础性地位。
在苦难临到之前,约伯虽为“完人”,却对天主的全能有着理想化的理解——他以为义人必蒙福,恶人必受罚,直到灾难击碎了他的认知框架。
他最后甚至羡慕以色列人的命运,愿自己的死“有如义人的死”(23:10),即分享他们与天主亲密的终局。4.问:巴拉克听了巴郎第一段预言后的反应如何?
“上主是义人的避难所,是患难时的保障。”——《圣咏》9:10申命纪第二十章问答主题:信赖天主、公义战争、保护生命与自然一、出征之前:信德与人的情况考量问1:当以色列面对强敌时,应如何面对恐惧?
此章呼吁我们不要心硬、不要妄自为义,而要常怀敬畏之心、悔改之志。结语:《申命纪》29章是一章关于“盟约记忆与更新”的章节。
最近魏景义主教表达的一些话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位直至现在还未被民政当局承认的主教),在一次采访中他说:我们必须用实际行动来治愈所有这些年来我们对基督奥体——教会所造成的创伤
我不是召义人而是召罪人”。(谷2:17)而圣史玛尔谷这样的描述与圣史若望是遥相呼应的。耶稣来到这世界上就是为了让有病的人得到康复,让他们获得更丰富的生命。
崔世义弟兄不愧是当过兵在抗洪抢险一线立过功的军人,他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现场指挥:男队员们用双手双脚顶着上下颠簸跳动的鸡蛋粗的钢管帐棚架子,由于新做的帐棚没有予留窗户再加上它有两三间房子大,结果狂风中帐棚成了风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