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罗马:教宗发布「信德之门」新牧函,2012年10月开始「信德年」:相信耶稣是达至救恩的道路
2011-10-18

教宗在牧函中也写道;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开幕五十周年的时候开始信德年,同样也是个了解大公会议神长留下的文献资产的好机会。如同前教宗真福若望保禄二世所断言的:不要遗失了它们的价值和效力。

当考试成为一种享受
2012-01-16

这样的考试形式,看似轻松,其实课下我们还要做大量功课,到图书馆查许多资料和文献,被动的学习变得主动了,我会对这段历史记得更牢固。他表示很喜欢这样的考试形式。

走出弥撒圣祭的误区(十六)
2013-09-11

(《救赎圣事训令》65-66#)至于讲道的时间,虽然教会文献没有明文规定,但大多数礼仪学者都建议,在一般主日,理想的讲道应该在10-15分钟;平日则为4-6分钟。

台湾:华人礼仪专家赵一舟蒙席逝世
2015-12-18

赵一舟神父60周年钻石庆赵蒙席是华人知名礼仪专家之一,负责翻译整理了多部礼仪文献,将其一生奉献给了礼仪以及推动礼仪本地化进程。

李晨教授的发言
2017-10-29

何文生论文题目是《围绕“正定教堂惨案”的疑云:问题与答案》,他夫人的文章题目是《围绕“正定教堂惨案”的沉默——档案文献的贡献:澄清沉默的疑团》。

唤醒教友做捕人的渔夫
2006-10-30

梵二大公会议文献“教友传教法令”指出:教友的从事传教事业,源出于教友使命的本身,在教会里,无时可缺。

今冬明春连轴转 福传要上新台阶
2007-10-23

要加强圣经和梵二文献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友的福传意识。使教友人人明白,“传教不被认为是教会的边缘任务,而是处于教会生活的中心,是全体天主子民的基本承诺。”

香港:《贤士的礼物》汤汉主教圣诞节家书
2010-12-24

二○○一年《教区会议文献》的第一个牧民指引是「教友培育与职务」,它指出:教友接受信仰培育与传扬福音或见证信仰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愈与别人分享信仰,就愈觉得需要接受培育;反之亦然。

“教会礼仪与本地化”论坛:问题与回应 之二
2011-12-19

因为有时候我们面对的牧灵情况各不相同,我们要学会善用它丰富的内涵。可是在这方面大部分神父怎么省事怎么做,就是不去表达它丰富的内涵和意义。我觉得在中国正规的版本非常的需要。

特稿:让我们以爱心和行动援助雅安灾区同胞
2013-04-22

而爱心和奉献则是阳光和鲜花,滋润着你的心灵,装扮你的美好人生,爱心的威力是巨大的,如果人人有爱心,学会无私奉献,生活将充满温暖,一个充满爱心的集体是温暖幸福的,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是和谐安定的,在你学会关爱他人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