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过去上班时,经常从教堂门前骑车经过,可一直视而不见,也不知天主教是干什么的地方,看到十字架、听到“天堂”二字都很害怕,就会联想到“死”。
反思耶稣的死不禁想到一段对话:比拉多审判耶稣时问他,你是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的是,我是王,我为此而生,到世间是为真理作见证。比拉多却说:“真理是什么呢?”是啊!不知真理为何物的时代不需要耶稣。
我们对环境的看法如何——消极或积极的,会使我们身处在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产生生或是死的不同结果。这个事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群被困于集中营的囚犯得到验证。
二、加强祈祷,多默想耶稣的苦难圣死,善用告解圣事,每天诵念教宗方济各的慈悲禧年祷文及慈悲串经。从祈祷中培养一颗慈悲的心,醒悟祈祷、忏悔祈祷能免得陷于诱惑。
我们对环境的看法如何——消极的或积极的,会使我们身处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产生是生或是死的不同结果。这个事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群被困于集中营的囚犯身上得到了验证。
医生对比前后两张的片子,惊奇地张大了嘴,好一会儿才说:是你信的天主治好了你……马立仁以无畏的精神选择了死,然而天主却为他安排了美妙的信仰见证。
(若12:24)为了普世的拯救,我们的主耶稣死在了十字架上。我们曾借着水与圣神成为了他的门徒,肩负着福传的使命,让我们牺牲本性的自我,背起十字架,飞奔在福传路上。
那被撕碎、毁灭、死在十字架上的生命又复苏了,祂的心脏重新跳动起来。复活的心跳是赐予我们的恩典、礼物、视野。复活的心跳是我们被赐予且必须将它给予他人的恩典,它是革新的力量,是新人类的酵母。
连信德如果没有出于爱的行为,也是死的(迦5:6,22)。在这里保禄不仅重申了天主之爱对基督徒的生活价值的重要性,且也阐明了爱的行为对于实现信仰的价值,而这种爱的感受和学习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
不管他怎么死,也没有人敢去触碰。我觉得从一个神职人员的角度来说,可能他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这些人,说起来是抗日,其实抗的是谁没有正义,谁做的不对,我自然而然就对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