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以及90年代初的中国修院无疑是在这种精神的引导下培训修生的,考虑到时局和重建教会的需要,修生们只接受简单的神学培训,教条式的神学观念,必要的礼仪规矩讲解,听告解指南,便很快承担重任,他们中大部分人成为了只举行弥撒的司铎
这时他想起了景县教堂,通过介绍他认识了当时的本堂骆利民神父,骆神父对圣经很专业,通过他的讲解,王惠民心悦诚服,发现自己对人生、知识都了解得太少,由此激发了学习圣经的兴趣,同时对天主教也产生了好感,于是他开始参加教堂里的学习班
三、主与他们分饼当耶稣通过圣经给门徒们讲解完默西亚的使命之后,门徒们的心逐渐被圣言打开,随即邀请耶稣与他们同住。
20世纪90年代初,苏理的父亲开始每晚给乡亲们讲解信仰道理,信仰天主教的家庭开始增多,此后叶庄有了祈祷所,主日神父到此开弥撒。外乡人德玉和秀银初到叶庄,不清楚什么是天主教。
陈神父热情接待了他,并耐心地给他讲解天主教的道理。在这里,孙晓野了解了天主教并对之产生了兴趣,和神父表明心意之后,陈神父便接纳并同意他先跟着自己慕道。同时他向神父借了很多的教会书籍。
这期间,他从罗马到欧洲及世界各地考察,1970年去了墨西哥,为鼓励主业团在该国的成长,1974到1975年间去了中南美洲,举行了盛大的聚会,为成千上万的人讲解教理。
3、在教堂内设接待员,耐心细致地引导来人参观,按照统一提纲简单介绍教义并发放宣传材料,向他们推荐教义学习班,他们通过听讲解、看材料参观教堂感受到教堂的神圣气氛,初步形成感性认识。
在教会医院和药房里,都附设教堂,并有男、女传道员帮助修女向病人和病人亲友进行讲解天主教的教理知识,修女们还通过上门巡诊将随身携带的教义宣传品送到病人家里,同时也在病人家里讲解些教理知识。
工作坊开始前的互动接着是来自各国著名画家的名画欣赏,主持人为孩子们详细讲解每幅画的特色。孩子们认真观赏,天真灿烂的笑容和惊讶好奇的表情挂满了一张张稚嫩的小脸。
该堂有个信仰家园,对所有来参观的教外朋友介绍教会的基本信仰道理,慢慢地会有一些人固定地来听讲,分主题讲解,半年一个周期,可以算作慕道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