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我教,因种种原因,教会未能因势利导,满足当时一批批慕道者的强烈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故此对这持续十年之久的“中国基督教热”,竟然擦肩而过,失之交臂,失去应有的增长良机,令人扼腕惋惜!
露西是离婚者,德氏因修会圣愿无法满足露西的期望,二人关系极度紧张。德氏去世后,露西将他们的用英文写的信交侄女付梓。「德、露通讯」于1993年出版,这段爱情故事才公诸于世。
一.爱就是解除耶稣的干渴:德肋撒修女曾经形象地描述了基督与穷人的关系:“基督存在于饥饿者身上”,我们帮助饥饿者,就是“满足上帝对我们的爱”。
中文《心理学大辞典》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在英文中情感(emotion)一词源自拉丁文emotum,有行动的意思。
原来的圣堂已难以满足新教友的增长,同时为方便大池墩教友过主日,于是在三七市镇寻觅合适的处所建造新堂。
25年来,在教内外各界的支持下,我们始终致力于出版教会及转型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图书,尝试满足各地神长教友们的神修和牧灵福传及修院教学需要。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基督徒似乎很难免俗,为了满足虚荣心,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为了保住自己在教会某个领域的地位等各种原因,各种不真实的堆砌,各种凭空臆想的桥段,各种自命不凡的言论像疯草一样在信仰的园地恣意生长
我们的情况也如此:占有慾总是推动我们想拥有更多别的东西;我得到一个物件,马上又想得到另一个更大的物件,我永远不会满足。这是一种不好的渴求,不是吗?你拥有越多就越想得到更多。这是恶习。
同时,作为儿女的,在成家立业之后,也必须照顾、关心自己年迈的父母及长辈,以孝爱及尊敬的心态满足他们心灵及物质的需要。当我们尽职尽责地去孝敬长辈时,才能体现出天主儿女的价值。(连载之一)
孤独能提醒我们是活生生的人,我们需要极富人情的来往才能满足饥渴的心灵。孤独并非坏事,从不感觉孤独才是可悲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