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理》告诉我们,“节德是伦理的德行,它调节感性乐趣的吸引,并使人在使用世物时保持平衡”。《教理》继续说:“它确保意志对本能的控制,并使欲望维持在合乎高尚的范围之内。
但是从信仰的角度考虑,我总觉得我们的信仰是有根有据的历史传承,每件圣物都在告诉我们信仰的真实性,为主耶稣做活的见证,增加我们的信德。
圣保禄宗徒在弟茂德后书4章5-8节告诉我们说:“你到底该在一切事上醒悟,忍受苦劳作传福音的工作,完成你的职分,因为我已被奠祭(流血致命),我起身离世的时候到了。
任何人或物在人心中取代了神的地位,就是偶像。拜偶像不一定表现为外在的礼仪。在丧礼上、追悼会上向死者遗像鞠躬行礼,甚至跪拜大礼,如果只是表示对死者的敬意和追念,向死者献花以示尊重,都不是拜偶像。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建立安全责任制,防火、防盗、防事故,防止出现禁忌物。第十九条公民进入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尊重宗教习俗和管理制度,不得携带宗教的禁忌物进入宗教活动场所。
天主知道人是没有办法的,并且在宇宙万物中,没有什么被造之物可以承担拯救罪人的工作,所以天主就在创世之先,预先安排好主耶稣基督降世来拯救一切的人,替一切的人赎罪。
它提醒我们要洁淨身心,加强与天主的关係,克制物慾,关爱贫困。我鼓励大家实践这些优良传统方法,作为对教宗今年四旬期牧函呼吁的积极回应:「你们既因圣洗与祂一同埋葬,也就因圣洗,与祂一同复活。」
她和张冰洁、刘惠生、吴姐以及许多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友都已成了葛昌龙的亲人,大家轮流送食送物精心看护。这些教友均住在市区,有的几次转车之后,尚须步行很长的路程才能到葛昌龙家。
一概都是偶像崇拜,都是绝对真理的替代物。不同的只是,在无条件者的寻觅中,有宗教的预兆、预演,有它们的一脉相承。实际上,宗教迷信只是宗教的初级阶段。
为了照顾母亲,陈水星竟然选择不婚,日夜守护79岁老母,三餐亲自喂食喂药,照料吃喝拉撒睡,担心母亲消化不好,他先将食物咀嚼后再喂食,加上喂药,一餐就耗掉两小时,看到母亲睡了,他才离开一会儿去捡拾资源回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