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说话的方式,却让我每次在听完之后觉得自己内心被清理、洗涤过一般。
我们要发掘更多方式,使已存在于文化和人民生活中的福音更加本地化。天主比我们更早在这里。身为亚洲人,也许我可以指出更多这方面的方式,这样,信仰便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播。能否举一实例?
这是一份真实的爱,有时它透过意想不到的方式来到我们身边,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的模式、判断的依据和选择的标准。
教宗对此展开他的讲道,“圣神使我们以耶稣的眼光、用新的方式看待一切”。在生命的伟大旅程中,圣神教导我们“从何处启程,所应走的道路和如何前行”。
试想像:两本一模一样的古书,一本内有教宗的签名,其保留方式及修复需求亦显而易见。我们时常听到的“最少干预原则”,也是一种保护。
切身感触基基团(学习班)工作本是直接的福传工作,是以授课方式与团队活动兼顾的方式进行的信仰培训。
10年当中在我的记忆里最深的一个是她祈祷的方式。许多次我曾跪在德肋撒修女身旁,我亲身感觉到她祈祷的时候,专心投入在天主的怀抱里。
看着伤心欲绝的死者家属,许多人不明白仁慈的天主为何以如此方式安排一个热心教友的离世。就此,笔者很想发表一下自己对基督徒非正常死亡的看法。
人类只说一种语言--我们不妨说它有一种“单一的思维方式”——就好像被一种普遍的魔咒包裹,这魔咒将每个个体的独特性都吸进了划一的肥皂泡中。
人的一生中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按其造物主所指出的方式,使用他的所有的能力,规范自己的一切行为。这既要通过天性,也要透过天主的启示,如:遵守天主十诫,来达到这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