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家去看望他,他就和我谈这方面的话题,提出他的见解,他也曾给一些教会领袖打电话,谈他的看法。对这类“教会大事“”,我嘱咐他热心祈祷。他告诉我,教会兴亡,匹夫有责啊!
欧洲议会法国议员、著名右翼领袖让·玛丽·勒庞的外孙女玛丽昂·马雷夏尔(MarionMaréchal)在《欧洲时报》上向“所有觉得受到这个模仿《最后的晚餐》的变装皇后侮辱的基督徒“发表了讲话。
但他不满足于肋未人的职分,反而嫉妒亚郎一家担任司祭职,因此联合勒乌本支派的达堂、阿彼兰、翁等人,聚集250位会众领袖,公然反抗梅瑟和亚郎的领导。二、他们反抗的理由是什么?
这是提醒我们:属灵领袖也可能在压力中跌倒,但天主是公义的判断者(20:13)。7.问:梅瑟为何请求厄东让以色列人借道?厄东的回应如何?答:卡德士靠近厄东国,以色列人若能借道可缩短进迦南之路。
答:梅瑟出于对以色列民的关爱,担心他们在没有领袖的情况下,会像无牧的羊一样迷失。他请求天主为他们指定一位能带领他们出入、治理他们的人。问6:上主选择了谁继承梅瑟?如何进行任命?
原则与父亲类似:丈夫若当天沉默或赞同,愿有效若当天反对,愿无效(第9节)若延后才反对,要负“妻子的罪债”(第16节)这显示丈夫承担起属灵领袖与家庭责任的角色。问6:寡妇或弃妇的愿有效吗?
特别地,我对非基督宗教领袖们和代表们的莅临表达我的感谢。愿创造所有男人女人的天主,将兄弟之爱的精神倾注到我们心中,使我们能在每个人身上认出天主慈善与美丽的印记。
答:本章开始于若苏厄去世之后,以色列失去了统一的领袖,进入一个由各支派分头行事的时期——即“民长时代”的开始。2.问:以色列人如何决定哪个支派应首先攻打客纳罕人?
然而,天主在若瑟的流亡中施行了救赎计划,使他最终成为埃及的重要领袖,拯救了饥荒中的家族(创45:7-8)。若瑟的故事揭示了迁徙的双重意义:既是生命的考验,也是天主计划的彰显。
出席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的天主教会领袖最多达2540位,会议取得丰硕成果3.前景展望关于中国教会的前景展望。主要集中在两点:教会的自我身份认同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