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用行动向我们表示,爱和友谊超越了国家与民族之间的界限。我们是一个大家庭,一方有难,所有的人都会伸出自己的援手。就在我们共聚一堂的此时,德国明爱和进德公益的成员还继续在地震灾区努力为大家服务。
在有些人的想象中,就如那位阿兰王的军长纳阿曼对天主的认识,以为天主会通过先知厄里叟行超越的奇迹,而不是在约旦河里洗七次(列下5:10-14)。然而,天主却通过先知,让他在河里洗七次。
它给予信徒拒绝诱惑的勇气,让我们的目光超越眼前的短暂欢愉,定睛于那神圣的应许,即与天主在永恒中相聚的美好前景。
教会的领导,包括主教、神父、长老、牧师和传道人,都应该在讲道中强调合一的重要性,引导信徒从天主——上帝的大爱出发,超越教派、种族和文化的分歧。
我们开始形成更专业的神职,修女和平信徒领袖的使徒团队,我们的奉献和服务也在逐渐超越教会的圈子,和社会接轨。中国的教会在经历着变革,生活在教会内的修会团体也在面临着转型。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以团体的“大”来超越甚至压制近人的“小”的做法,往往成为“假借团体之名”却总是肥了团体负责人的诡计。没有个人,就没有团体!其次,爱天主和爱人同样重要,不可分裂,不能走极端。
他们不甘心梅瑟在灵性与权威上的超越。这反映了嫉妒与自负的危害,即使是在属灵领袖中也可能出现。2.问:天主如何评价梅瑟的品格?
我有三个发自肺腑的感悟:第一,病苦是上主化了妆的祝福,它并非命运的苛待,而是天主以看似沉重的方式,剥离人对世俗享乐的执念,让人在脆弱中触摸到超越物质的恩典——如同荆棘中绽放的玫瑰,伤痛的棱角下,藏着让人回归心灵本真
笔者提出,从宗教史看,面对世俗化社会,宗教可以有几个走向:1.融入世俗社会;2.反世俗化甚至发展到反现代化;3.超越世俗化(BeyondSecularization),达到新的境界;4.消解世俗化,走向后现代化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
(NO.21)教宗又说:耶稣超越法律;祂选择与法律所视为罪人的人同伙,正好让我们了解祂‘慈悲’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