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重复一遍,不应从输家或赢家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阶段。这会是错误的和误导的。
今天的读经带领我们从不同角度认识圣神。读经一,《宗徒大事录》中清楚地描述了五旬节当天所发生的事情:圣神藉着“风”和“火”的方式降临到门徒们身上。
他们肩负着从教育和文化角度培养学生成长的使命。教师必须身体力行地引导和启发学生。马相伯认为,学习应是每个人一生中持续不断的过程。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培养他们在责任意识指导下行使自由。
她心地善良,善解人意,总是说别人也挺不容易的,要理解别人,要站到别人的角度去想,别人再怎样对不起她,她再生气还是理解别人,凡事报以微笑。
无论从医学救治还是从信仰永生的角度,其实这位年愈九十高龄的老人的辞世相当潇洒。通过日领神粮而与主每天亲密结合,共融于主的大家庭中,实属善终,蒙受祝福。
……疾病、战争等各种危险,其实都是死亡的记号,从信仰的角度看,这些记号不仅让我们想起死亡,也帮助我们思考如何去生活。天主愿意我们用这两年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意义,检视自己的灵性生命。
从信仰角度,历经风雨考验的林神父如今可以一如圣保禄宗徒那样坦然表明:“这场好仗,我已打完;这场赛跑,我已跑到终点……”(弟后4:7)愿林慈华神父安息天乡!
另外从策略的角度看,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与天主教的相同之处比天主教与儒家的相同之处要多得多,天主教也应从佛教中找到一种切合点,这样也许天主教能更好地适应中国文化。
信了天主之后,我们学会从信德的角度看事情。我们领悟到,天主已经丰富地降福了我们家,远远超过我们所想所求的。我们虽然不富裕,但我们什么都不缺乏。
但是,他们也根据读者的不同而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述他们的故事。这很正常。如果我面对在爱荷华州的一群国际研究生演讲,我会根据我演讲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语言和图像来演讲。对于这些团体,这些差异能告诉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