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选择倚恃上主,便是将心灵的触角伸向那终极的真理源头——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判断是非,而是让上主的话语成为衡量一切的准绳。
我们必须要在他们的心灵上下工夫,否则的话,我们是在制造小怪物。而这些小怪物又将陶冶天主的子民,我一想到这些就不寒而栗。
这是真福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所强调的,他说,圣若瑟真诚地关心着玛利亚,并在喜乐中致力于教育耶稣;他同样也是耶稣奥体——教会的看护者,而玛利亚就是这教会的形象和模范。
在平静的旅程里,信德同样可以深植于心灵。从天主教灵修角度看,依撒格的迁徙象征着信徒在日常生活中对天主旨意的顺服。在生活的安稳与规律中,我们依然需要守望信德,感受天主的引导与同在。
我不怎么会祈祷,我没有受过教育,我只是工厂里的工人,不过我每天都想到你,想念你。耶稣,我是阿郎,来报到。报到完之后就走了。神父听了很感动也有点惭愧,他居然怀疑这位先生是小偷。
于是,中国人曾经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适可而止。 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所有这一切被摧毁得荡然无存,我们也终于成了一群再没有信仰的孩子。
(法典第1136条:父母有重大职责与首要权利,尽力照顾子女体育、群育、智育、德育及宗教的教育。)教会严禁教友离婚,即使无重婚的企图,也不许可,因为违反婚姻的终一性。
多孤儿和逃难穷困的人操持这“家务”,这样一个好妈妈,却在文革中被挖坟,残害,圣尸不知去处……她们所哺育过的多少可怜的弃婴,却被说成是教会来造的“万人坑”,还在我孩提时,我就被当作“红卫兵”的先锋,受到这颠倒的“教育
这个罪过,让我幼小的心灵第一次经历了恐惧和不知所措,以至于长大后参加工作一直兢兢业业,就像一株小草顽强地在石缝中生存,在成长环境中逐渐把自己的性格变得坚强而又认真。
切金神父对此解释道:“一种薄弱的宗教情愫受到操控,这些人知道如何操纵人的心灵和情感。所涉及的不仅是犯罪行为,也有其它形式,其中包括巫师、治疗者和假虔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