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日常生活中她为了学习圣人圣女们的刻苦精神,经常守斋、祈祷!她是非常好的一位基督徒,是我们该学习的榜样。愿这位普通教友的奉献精神激励大家携手传递基督的大爱,撒播福音的信息。请大家为彼祈祷!
教会初期,宗徒们早已发现,他们的职务圣召不应该是操持日常生活琐碎、费心俗事饮食、缠身于物质利益中,而应该是专务祈祷,并为真道服役(宗6:4)。如此,教会中的不同神恩、圣召、生活方式、职务,便体现出来。
在日常生活里,天主教会鼓励教友们多念玫瑰经,并不是降低或减少教友们对天主或救主基督的敬拜或赞颂,反而予以加强;因为玫瑰经的内容是有关耶稣降世成人,在世教导,广行奇迹,建立圣体,受难受死,代人赎罪,又复活升天
今晚在场的青年们、信徒和非信徒,你们愿意聚在一起,就如在日常生活中,为探询人生的重要课题而相聚和对话。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时常练习发上等痛悔,有备于我们在死亡的危险中不能妥领忏悔圣事时求得天主的宽恕。我们的痛悔应当是真心的。若只在口里诵念痛悔经,心中却没有悔罪的意念,痛悔就成了空洞的毫无作用的形式。
我们信友的日常生活便是我们自愿的祝祷、奉献与牺牲。我们遵照教会的礼仪或自我的意向守斋、刻苦,是为了要将自己送给别人,给予、付出、牺牲。
会议对梵二前的教友日常生活造成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教友尤其是妇女发挥显著作用的本地语言弥撒、圣召急剧减少、修和圣事实质上消失、容许人对教会训导公开表达不满。
圣路加讲述的这个比喻是一连串取材自日常生活场景与事件的比喻之一,耶稣藉此帮助我们了解天主对世人的厚爱,尤特别是对遭受疾病或痛苦折磨的人。上主也以慈善撒玛黎雅人这比喻的结语──「你去,也照样做吧!」
在郑公先后为中国青年人服务达二十多年的岁月中,他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吸引、激励并培养了一批有志气、有抱负的青年男女,以“兴教建国”为理想、以“牺牲服务”为精神,抱着“在学业和工作上出类拔萃”的态度,通过培养“自觉、自动、自治”的良好习惯而在日常生活中为基督福音做见证
让我们留心耶稣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的召请,然后义无反顾地回应他。圣召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说天主过去召叫了我或现在召叫我,天主从永远召选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