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好友释宽严法师,也来参与我们的培训,结束后,看到我们的困难,他愿意出资为我们捐献150把课椅。
我希望能够把财物的捐助行动与社会的重建整合起来,建构一种新的慈善理念——“社会慈善”,从而改变那种财物捐献式、弥补型的公益慈善模式。
比如教堂的玫瑰花窗,价值20多万元,也是李以靠的朋友捐献的。每次停工后再复工前,我就担心盖教堂的资金不够了,材料没有了,但就在复工前,神奇地就会有人来问:“神父,钱还有吗?没有我来捐。”
“我不能帮上什么忙,但我也想尽自己一份力”,50多岁的岳贵祥教友因病无法走路,托乡亲捎去捐献的100元钱和一条香烟,“无论如何,我一定得跟大家在一起。”
首先,美国教友对教会很慷慨,非常支持本堂神父,建教堂的费用都是教友们捐献的,不但没寻求教廷的帮助,而且他们还给教廷捐钱,教廷给传教区的钱,有的是从我们这边来的,同时也帮助第三世界的教会。
他们不仅是捐献,他们聆听、交谈、尽量理解困难的情况和原因,为能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正确的参考。他们不仅关怀物质上的需求,也在意精神上的需要;他们为每一个人的整体发展而努力。
3月1日周六在参观杨家桥天主堂时,本堂薛建刚神父特地告诉我,堂内的空调是一位来自河北在苏州工作定居的教友捐献的。显然来自全国各地的“新苏州教友”也正在逐步融入苏州教会之中。
这块奖杯是美中天主教协会代表中美教会及捐献合作者对包括已故负责人林慈华神父和翁德光神父及现任主任田明德神父在内的玛利诺会神父修士修女之卓越贡献的感恩表示。
7月22日,随进德公益赈灾小组前往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凯口镇调查灾情,以进行紧急物资援助。
他在中条山驻防的三年期间,创办少年军校、铺路修桥、赈灾救贫,助民收割等,一边抵御日军进攻,一边在战争间隙,还和老百姓搞军民联欢、慰问当地老人等,在当地民众中口碑很好,军民关系十分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