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修会的创始人圣安当曾整理出隐修生活的四个基本要素:独处、静默、简朴,以及祈祷和行动的操练。隐修生活就是安排一个环境,来协助这些有助心灵健康的必要元素运作。
为达致一个和谐的团体生活,玛窦福音提出了一些实际的指引:如果你的弟兄得罪了你,去,要在你和他独处的时候,规劝他……他如果不听,你就另带上一个或两个人,为叫任何事情,凭两个或三个见证人的口供
3.我每天练气功,又是一次和耶稣静静独处的好时光。我很珍惜这段时光,我把气功作为一台气功祈祷献给主,每次气功前,我都呼求耶稣:耶稣,请你赏赐我这台气功,请你用气功滋养我的身体,请你和我一道做这台气功。
他们过着更宁静、更简朴、更符合圣本笃会规精神的生活,远离人世,宁静独处,生活于简朴、克己、劳作、祈祷和阅读中,并极注重团居生活中的弟兄友爱。
(翁志琦《连夜梦归故乡醒后偶成》)英国的哲学家塞·约翰逊说:“独处时我们各做各的梦;相聚时,我们同游梦境。”(《懒汉》)约翰逊说的是一般情况,其实并不是完全如此。
谁愿意在信仰和灵修生活上前进,就必须先摆脱世界上的许多杂念;且应该远离世俗的混乱及喧闹,给自己留一点独处的空间。因为只有在静默中,人们才会找到天主(圣女大德兰的名言)。
我们知道他常常认为自己不足以担任本堂神父的工作而引以为苦,又常想逃走,「以便在独处中为自己可怜的生命痛哭。42」他之所以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全是了服从和拯救人灵的渴望。
由于长期独处,她的性情有些怪癖。但见到她时,目光里射出兴奋的光芒,她拉着新人介绍说,这是新租下的房子,当地人说这里闹过鬼,没人敢住,所以租金特别低廉,每年仅1英镑。她们相视一笑。
惊惶中的史威登堡连忙回到旅店,他静坐独处,默然不语,越想越觉得他看到的东西决不是虚诞的幻影,对此他茫然不解。
在圣神推动下,这些人保祈祷、静默和独处的时间,而在日常生活的奋斗中,总不忘向上主祈求智慧(智九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