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中,在那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日子,圣诞一到,双方宣告停战,让大家自由地欢庆佳节,赞美人类的救主诞生。
其实欧洲和北美今天的圣召观念也不是一开始即如此,那是二战以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高学历不是某些人的专利,只要你是一个勤奋的劳动者,就会享有普遍福利以上的好生活。
年少的时候就先后失去了母亲、哥哥和父亲,在经历着失去身边所有亲人的痛苦中,他没有动摇自己的信仰,反而在虽后而来的二战中,在祖国被德国的欺凌下,在他被纳粹强迫为一化工厂服劳役的悲痛、耻辱和劳累中,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二战期间,因奥地利和德国的合并,来自奥地利耶稣会省的神职人员在华服务行动相对比较方便。历史背景之二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发生,日本开始全面侵华,华北首当其冲沦陷。
二战结束后,尽管科隆几乎是一片废墟,但玻璃交回教堂竟然没有一块被损坏,可见教友们的保护有多么精心。教堂顶上一共安置了12口大钟。
1963年2月2日,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一行私下面见教宗若望廿三1961年5月5日,若望廿三在梵蒂冈接见英国女王一行二战爆发后,他曾阻止鲍里斯三世答应纳粹的要求,往波兰引渡两万五千名犹太人
他一心一意想做海军指导神师,但他回到圣母大学后,长上安排他做二战老兵及其家属的指导神师,不久后又安排他担任宗教系主任。
她在二战期间担任新闻记者,更立志成为修女,未果,最后成为一名法国著名外交家。妈妈和六位子女、最右边是童年时期的米神父米氏在艺术之都巴黎长大,自幼受到父母谆谆的教诲,也受到良好的家庭和社会影响。
一方面,在五十年代——一个全球社会在后二战时代急遽变化的时代,Bergoglio选择了以圣依纳爵的灵修传统来修治一生;另一方面,在新教宗的牧徽上,他嵌入了耶稣会的标识。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叫做《奥斯威辛没有眼泪》,说的是一个记者来到二战之后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原本想看到眼泪、愤怒和声讨,但是目睹的却是异常平和的气氛,在纳粹杀人工厂的前面,竟然还有波兰儿童在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