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的国临近了”,天主在人间要建立起自己的国度,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子民,不分民族、国家、阶级、肤色等等,只要悔改,就能成为属于天主国度的人。
当你觉得被遗弃被隔绝时,请拨*罗8:31-39▲当你寻找平安时,请拨*玛11:25-30▲当你觉得世界比天主更大时,请拨*咏90▲当你需要基督就像需要保险时,请拨*罗8:1-30▲当你出门远行时,请拨*咏121▲当你为自己祷告时
教宗解释道,当一个人期待他人遭殃时,他其实“渴望跟那个人一样”,而且认为“对方的幸运似乎是对自己的不公义”。这也是“对天主的错误认识”,因为“他不接受天主有自己的‘计算方式’,与我们的不同”。
在周末中,我有一个最大的感受,那就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个性没有对与错,只是因个性所引发的行为有对有错,所以,我们要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对方,并学习着接纳彼此。
慈母教会钦定奉献生活年,因此我们必须热烈响应,并切实兑现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好使自己的灵性生命日益趋向基督化福音化。
(迦2:20)我一再问自己,我真的与基督一同被钉十字架了吗?我没有!或许我钉了,但只是轻轻的,甚至没有一丝血迹;或许在上十字架的那一瞬间,我逃跑了,远远地望着被钉的耶稣,犹如当年的伯多禄。
许多人贪图享受,贪图口腹之乐,而忽略了应有的神贫精神,忽略了与天主的关系,忽略了自己和教会的使命:引导这个世界走向正义、和平和圆满。很多修道人在这种大思潮下接受培育生活,便很难给自己的生活定位。
即使是无灵的动物,也有翼护自己下一代的天赋本能。而其无知的幼崽同样也具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孝亲情怀和知恩报爱的天性。
人心深处本来就有“给予”的倾向: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互动的渴望,也都在“把自己白白给予他人”中得到满足。
同理,只要我们懂得呼求天主的祝福,每天的工作,生活都可以成为滋养自己和别人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