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既要付出,也要学会接受和珍惜。若干年后,当七老八十的我们面对年轻的侄孙晚辈时,就可以骄傲地告诉他们有关我们曾在灾区无怨无悔的见证服务故事。
他热心好学,跟公学校长叶慕华神父学会弹琴及唱经后,利用寒暑假期,回到本村组织唱经班,严加训练,使段家务唱经班一时远近闻名,被邀参加东闾的首次朝圣活动,并参加欢迎教宗钦使蔡宁总主教的盛大仪式。
在加里肋亚,我们学会能从兄弟姐妹的面容、梦想者的热情和沮丧者的失望中,从喜悦者的微笑和受苦者的眼泪中,特别是穷人和边缘人士的身上,看到复活的主。
米勒也学会配合隐修的生活方式,例如她们要把手放在会衣下,有需要时才拿出来。珍妮特说:“当我们第一次探望她,她不断挥手,就如她经常做的。”一位修女指示她不要挥手,米勒尽力遵守。
爸爸也很喜欢唱圣歌,是少有的圣歌迷,教会传统的圣歌外,现在流行的新式圣歌,他也能学会。弥撒中,他常常跪在圣堂前面,和歌咏团一起唱弥撒。他给我说,他实在不明白,为啥有人在弥撒中,总是做哑巴不出声。
我们要学会这一点:生活中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去找我们的圣母;而生活幸福的时候,我们也去找我们的圣母分享我们的喜乐。
所以,我们应学会欣赏自己。圣若望宗徒在他的书信里这样说:“请看父赐给我们何等的爱情,使我们得称为天主的子女,而且我们也真是如此。”(若一3:1)这是圣若望对自我的肯定,肯定自己是天主的孩子。
他们很快地学会爱及尊重他人,但他们也很容易受到暴力和憎恨的毒害。儿时的家庭经验会强烈影响他(她)们长大成人后的行为态度。
《读经小路》是香港思高圣经学会出版的一个小册子,简单、实际,是初学读圣经的小指南,教你读经的态度、时间、由何处读起、读经的三种方式以及用圣经祈祷等。本报转载过来,与读者共分享。
《读经小路》是香港思高圣经学会出版的一个小册子,简单、实际,是初学读圣经的小指南,教你读经的态度、时间、由何处读起、读经的三种方式以及用圣经祈祷等。本报转载过来,与读者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