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利玛窦认为,友谊不能只是表面的,它必须涉及向对方敞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部分:“可以与揭露发予心,始为知己之友也。”(24)这不单止应用于朋友之间的关系,与天主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我们要向天主的慈悲敞开,并且仁慈地善待彼此。”若不慈悲就没有和平帕罗林枢机强调,复活主使祂的门徒,即祂的教会“成为慈悲怜悯世人的器皿”。
耶稣也是如此对待我们:祂不排名次,而是将全部的自己赐予那对他敞开心扉的人。根据这个比喻,今天的基督徒可能被诱惑去想:“既然报酬相同,何必立即开始工作?为什么要多劳作?”
教宗在这一章中勉励我们“走出自己”,好能在他人身上找到“生命的成长”(88号),依照让我们走向“普世共融”的爱的动力,向近人敞开心胸(95号)。
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宗提出三种生活态度:保持望德、敞开心怀因天主而惊叹及度喜乐的生活。他首先谈到要保持望德,因为天主与我们同行,任何时候祂都不会离弃我们。
另外也消除了一些教外人对教会及教堂的误解,使人们知道教堂(教会)的大门是敞开的。(注:发函时要笑容可掬,我们的表情就是函的另一面。函的内容、样式QQ2604769806空间里有仅供参考)。
让我们伸出热情的双手、敞开友爱的情怀、迈开矫健的步伐,踏踏实实为爱付出,点点滴滴为爱俯身,矢志不渝地为爱行走!
让我们向祂敞开心门;让我们接纳祂进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再次以喜乐和信心,向祂呼号:Veniadsalvandumnos!(来,救援我们吧!)
天主的仁慈永远不变,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怀着痛悔之情,向天父敞开心扉接纳救恩。
第三千年代的人,你们不要害怕给基督敞开自己的心。他的福音要填满每个人心中对和平与幸福的渴望。如今,基督是活着,并与我们同行。这是爱的无边奥迹!基督已经复活了,因为天主是爱!阿肋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