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历史的喜讯此刻,「全世界基督徒的目光和心灵都转向白冷」。尽管那里近来「满是痛苦和沉默」,却依然响起世世代代的人所期盼的宣报:「为你们诞生了一位救世主,祂是主默西亚。」
妈妈张小鸥由于工作忙,总是最后一个来接她。在等待妈妈的时候,小励勉总喜欢坐在教室的钢琴前用她那稚嫩的小手即兴弹奏一番。
再说,先教宗在波兰人民心目中已经成为他们生活行动的指标,在痛失这位心灵的父亲后,他的继任者在情感上似乎也自然而然地乐意前往他前任的故国巡礼一番,以便感谢、安慰和激励一向表现出色的波兰人民。
她们或个性开朗愿意分享,或性格内向缄默寡言,但都不具天赋乏味语言之异禀,可以像复读机一样一天重复无数次相同的话语。之所以成为今天这样,有哪些原因,又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它表明,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具有极大的耐心、投入和谨慎,因为圣座是一个古老、复杂和受人尊敬的机构,由来自不同文化、语言和思考方式的人所组成,并且在结构上始终与罗马教区主教的首要职能有关。
面对生命中的冷酷和痛苦事件,以信德回应能让‘心灵付出艰难的代价’。这是信德的黑夜,但唯独从这黑夜中出现了复活的曙光。
如圣母德叙祷文中之义德之镜上智之座玄义玫瑰晓明之星,耶稣圣心祷文中耶稣圣心为永远山陵之仰望,耶稣圣心为义德慈爱之总汇等语,实乃鬼斧神工,诵之令人感叹、难忘。
从教宗抵达华沙开始到他在克拉科夫告别,他所经之处,总有数以千计写着波兰语和德语欢迎字句的横幅标语和五颜六色的纸牌迎接他,这些都是青年们的制作。
一不妄动,动必有道;二不徒语,语必有理;三不苟求,求必有义;四不虚行,行必有正。 愿基督徙与君子同类,不与小人为伍,引领信众广扬圣教,福传天下。
记者问教宗,在用罗马尼亚语诵念《天主经》时,他在静默中思索的是什么。教宗答道:“说句知心话,我并没有静默,而是用意大利文诵念《天主经》。我看到大多数人用罗马尼亚语和拉丁语祈祷,人们走在我们首领的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