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渴,就是渴望他的宝血不再白白流淌,渴望他的牺牲能受到万民的重视,特别是那些发誓献身于他者的重视;渴望更多更多的迷羊归栈,更多更多的人灵得救?作为门徒,我们究竟是什么心情?万分焦急?
联同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去满足耶稣对爱和人灵的渴望,成为了德兰姆姆存在的唯一目标,且在她内,成为一股力量,使她跨出自己,焦急地走遍全球,去为穷人中的穷人,以及他们的得救和圣化,劳碌服务。
复活的耶稣命令他的门徒说: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谷十六15-16)。因此,教会的使命是宣传福音和凭圣洗圣事赦罪。让我们回到《信经》中的话。
这感人肺腑的爱声,在我的心灵激起了涟漪,对犯罪的人类,对自己的罪戾,深感内疚,我不禁地扪心自问,主耶稣为了补赎我们的罪过,为了全人类的得救,作出了这么大的贡献,特别是在十字架上苦求天主父宽恕、原谅钉死他的人
面对时代的挑战与冲击,作为天主的特选者,当尽己力,帮助人们找到生命的重心,使自己的生活榜样成为众人灵魂得救的先验。主啊,求你时刻扶持我。
老者为自己的得救和痊愈感谢天主,逢人便说是天主治好了他。这一下激怒了他的侄儿,“你说天主治好了你,我看天主的神力有多大,我们叔侄两人打赌,当着你们的天主看谁先死,看你的天主能否叫你死在我后。”
一个灵魂的得救是多么值得庆幸啊!随时随地地播撒信仰的种子,以爱感化,阿姨的行为将福音的精神诠释得很好。早闻阿姨的善心,一位神父把一个静脉曲张非常严重的男子送到了德盛养老院。
教会追思已亡的传统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常在向外教子女稍加解释后,他们都能接受按天主教方式来追思亡者,而教会优美神圣的礼仪确能帮助外教朋友心生安乐,让他们不再为如何尽孝而烦恼,甚至令他们就此对基督福音产生兴趣愿意重生得救也未可知
教会追思已亡的传统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常在向外教子女稍加解释后,他们都能接受按天主教方式来追思亡者,而教会优美神圣的礼仪确能帮助外教朋友心生安乐,让他们不再为如何尽孝而烦恼,甚至令他们就此对基督福音产生兴趣愿意重生得救也未可知
(达12:2-3;依26:19)三、新约的死亡观新约子民对死亡的认识已经超越了生命与肉身自然消失的死亡,而更深一层地把死亡视作不能得救的状况。正如耶稣所言: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还是一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