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要理讲授中阐明慈悲与纠正的关系,强调教会需要的不是污秽的金钱,而是向天主慈悲敞开的心灵。天主仁慈地纠正我们,即使我们对祂不理不睬。
耶稣也曾对伯多禄说:对得罪过你的人的宽恕,不是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也就是无条件的无限的宽恕。耶稣对我们的教导,不是简单的一种处事方式,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
在讲授要理时,教宗表示天主的慈悲从来不是一个好想法,而是让人们,特别是让穷人看到天主之爱的具体行动。教宗方济各怀着慈爱和感谢之情拥抱这些来自世界各地、属於不同教会组织的义工。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0月5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回顾了他刚结束的高加索两国牧灵访问,重申真正的传教绝不是劝人改变宗教,而是基督引人归向祂。
因此,天主赐予人管理的权柄,因为天主不愿意人被奴役,而是做主人,为王,但恩典也是任务。教宗说:天主在造物工程中劳作,祂也叫我们劳作,把受造界管理好。
我们的生活将不是不结果实的,而是多产的。教宗表示,天主在基督内创造的人性中所铭刻的金科玉律就是:只有爱才能给予生命意义和幸福。
念经前,他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阐明,宽恕并不否认所受的委屈,而是承认,人始终比他所犯的恶更大,因为他是按照天主肖像受造的。主日福音取自《玛窦福音》,记述耶稣回答伯多禄提出的问题。
黑落德不知道该想什麽,但是他内心有所感触,不是好奇,而是一种良心的懊悔。他想要见见耶稣,好让自己心安。他想要看耶稣显奇迹,但是耶稣不在他面前表演,他於是把耶稣交给了比拉多。耶稣付出的代价是死亡。
第一个,「可能也是最重大的」贡献是「提醒欧洲,她不是一组统计数字或机构,而是由人所组成的」。第二个贡献与第一个有关,「承认他人是人,重视那使我们与他们相连的因素。
教宗强调,真理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耶稣自己,那身为生命和人类之光的天主圣言,这正是教会不断以常新的热忱履行自己的使命,在耶稣的激励下进行见证和宣讲的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