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二文献《教会宪章》(LumenGentium),最先陈述教会的奥迹,再提到天主子民,然后才论及教会的阶级区别。
我们中国教会现在还只是停留在改革礼仪,运用新的词汇、讲法上,而未真正领会梵二会议《教会宪章》中提出的“走出自我中心,回归教会传统”的实质。基督的精神是什么呢?
梵二大公会议以后,平信徒参与福传工作已提到议事日程,梵二大会议文献中,有宪章、法令、宣示,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在法令中就有《教友传教法令》的论述,《法令》强调“教友从事传教事业,源出教友使命的本身,在教会里无时可缺
自六十年代梵二以来,不同的地方教会都实行礼仪本地化,响应大公会议的礼仪宪章。可以说,礼仪本地化令教友觉得翻天覆地。但是,梵二大公会议50年后,开始有礼仪学者发出疑问,礼仪单一化是否是好事?
它是“公共祈祷”,因为这祈祷的内容包括了上主所钟爱的整个人类(《礼仪宪章》53),正如弟前2:1-6所说,要为众人的得救而祈祷和谢恩,为叫我们能以全心的虔敬和端庄,度宁静平安的生活;然而最重要的,“信友祷文
他们广泛的代表性,旨在具体地表明“传教的普世性和集体性”(参见《宗座传教善会宪章》第36条)。首先,我愿意由衷地感谢你们为支持地方教会向各国宣讲基督,使他们在基督之光的照耀下前进而开展的可贵事业。
因此,拉内需要设法解决康德与梵一大公会议(FirstVaticanCouncil)之间明显存在的矛盾:康德否认自然神学的可能性;而梵一《天主之子》宪章却肯定人类理性能够认识天主。
如果我们确实渴望更新,就必须在各方面态度积极,不可「把圣座改革看作是旧衣服补丁,或者纯粹是起草一份新的宗座宪章。教会的改革是另一回事」。
此外,美国主教们在巴尔的摩的会议中也以230票赞成、5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修订《达拉斯宪章》(CartadiDallas)的提案。
一年后,《善牧》宗座宪章生效,索达诺的职衔改成圣座国务院与各国关系部门秘书长,并且特别领导圣座对俄罗斯事务的委员会。索达诺多次代表圣座出席国际会议,例如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外长级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