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救主受难纪念教会在这一天以斋戒、读经和祈祷,来纪念并参与救主基督的苦难、圣死;但不是在哀悼基督的死亡,而是庆祝基督在十字架上的逾越。借着这个纪念,十字架上的救恩重新临现在我们身上。
安神父的葬礼我们未能参加,那几天,在梦中我多次梦到安神父,还做梦在安神父的葬礼上读了哀悼的文章,读的泪流满面,当我醒来泪水已经湿了枕巾。醒来想想回家再也见不到安神父了!
玛利亚的谢主曲是第一个获得圆满救赎的人类发出的天主颂扬(路加福音1:46-56)。颂扬不仅是个体的,也是与教会一起庆祝,是在公共礼仪中表达。
是的,他早已是我的托附与心的归宿,他早已以爱来注视了我,我在无花果树下时,他已看见了我,纵使那时我还不认识他,这份爱使我的内心洋溢着深深的不可言喻的喜乐,我想起了谢主曲上的几句话“我的灵魂颂扬上主,我的心灵欢跃于我的救主天主
诵念垂怜曲和奉献饼酒及天主经后的两段经文时底气十足,还充满激情地念集祷经、颂谢词,成圣体经、祝平安礼,有条不紊,声音洪亮。(天主经后的两端经还可以不看经本而一气诵念下来。)
儿为了哀悼妈妈,今天爬上了屋后面那座高山。儿站在山巅上遥望着云遮雾绕的西北方向,眼含热泪,向你深情地呼唤,你地万里之遥听到了儿那满含泪水的呼喊吗?
亲爱的青年们,神贫的玛利亚的谢主曲,同样也是生活真福之人的赞歌。福音的喜乐产生于贫穷的心灵,此心灵就像童贞圣母的心灵一样,懂得喜悦,并因天主的化工而赞叹,因此,万世万代都称她为有福者(参路1,48)。
上午9点在悦耳的进堂曲中,辅祭人员手持香炉高举十字架主教神父跟随在后,进入圣殿举行弥撒圣祭。
所以,庆祝神圣奥迹时,教会常想起那位唱出「赞主曲」(Magnificat)的贞女玛利亚。在玛利亚身上,「就像在一幅清晰的影像上,教会欣然瞻仰着她自己所期望完全达成的境界」(《礼仪宪章》103)。
每年的复活节前,清朝康熙帝的《十架颂》这首诗,都会成为新教议论的热潮,还有人普了曲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