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后默想片刻)复活期颂谢词(三)(基督生活着,并常为我们转求)主、圣父、全能永生的天主,我们时时歌颂你,实在是理所当然的,并有助我们获得救恩。
5月11日第62届普世圣召祈祷日,天主教澳门教区下午三时整于主教座堂举行感恩祭,特别为普世及本澳教区圣召祈祷,由教区首牧李斌生主教主礼,多位司铎共祭。
人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性的存在,不可能生活在一个孤岛上。在教堂里,人们互相祝福,互相问候,互相关怀,消除彼此的孤独,隔膜及寂寞。人间多一座教堂,就会少一座监狱。
因为有福音传给我们,象传给他们一样;只是所听见的道与他们无益,因为他们没有信心与所听见的道调和。(《希伯来书》4:1-2)所谓信心与所听见的道调和其中也应该包含着创造力与想像力。传福音也是一样。
这句俗语实在有些夸张,却也道出了不少人的生活追求——金钱至上,物质第一,享乐为最。
爱要以行动和态度,让对方清楚知道他(她)在你生命中的特殊地位,爱需要用心和认真经营、天天更新。
以身体特征作为歧视的辨别标准,其重要性在于这些标准与生具来,不能像职业、宗教、生活方式般可以透过改变而使界限消失,故一代一代传下去,直至受害阶层与主导阶层在权力关系上易位。
神学院是修生们跟天主谈恋爱的地方,但有些修道人却把修院看成了知识的学堂。6年毕业后,满腹经纶,与主陌生,情感封闭。如果一位神职人员的情感没有正确的疏通渠道,很容易找负面出口,释放情感。
为了让教会保持她的活力,让信仰继续在这一代人的生命中不断成长,并向外传递,他们兢兢业业、不辞辛苦,为教友们举办各种培训,摸索了各种各样的福传方法。
现代人的世俗价值观非常有吸引力,特别为我们生活在高度发展的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