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登39级台阶,展现在人眼前的是七苦山顶上的巨大广场。广场正西便是著名的金碧辉煌的圆形天坛式的“祭坛”和故宫太和殿式的“忧苦之慰圣殿”。
我忽然想起唐代李频的一首《渡汉江》:“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的是诗人在外漂泊数载,而今回归家乡,越接近家乡的时候,心情越复杂,甚至不敢问问别人家乡的情况。
甲:那我再来,(唱)他正如圣经所载第三日复活了。乙:嗯,“三”。甲:(唱)寒风飘雪山野静,神光四现歌声清。乙:有“四”!甲:(唱)美丽的五月,美丽的五月,月中大地开遍鲜花,月中处处歌唱圣母玛利亚!
潮起则上岸安然休整,潮落复原位福传。
所有与复活上主相遇了的人,都感到了向他人宣讲的需要,就象厄玛乌的两位门徒那样。他们在分饼时认出上主后,遂即动身,返回耶路撒冷,遇见那十一门徒并向他们讲了在路上所遇到的事(路24,33-34)。
他们有的认为耶稣是一位先知、有的说祂是默西亚、有的说祂是若翰复活了。就是宗徒们也不是很认识耶稣。所以,耶稣曾经问他们:“你们说我是谁?”伯多禄回答说:“你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主耶稣称赞他的回答。
我们借着洗礼已归于死亡与祂同葬了,为的是基督怎样借着父的光荣,从死者中复活了,我们也要怎样在新生活中度生。(罗6:3-4)这就是我们基督徒信仰的主要因素。而常生就是指永恒的生命。
慈母教会在隆重庆祝基督复活之后,不仅设立了救主慈悲瞻礼(复活期第二主日),而且还有善牧主日(复活期第四主日),这在在提示我们基督信徒要努力效法耶稣的慈悲善良,活出真爱,见证美好福音。
历史背景:救恩不是只为人类个体,乃是整个受造界的复和(参阅罗8:19-21)。保禄强调:十字架并不是失败,而是宇宙复和的工具。
但是,以此同时,由于耶稣复活了,祂使我们超越死亡,信德是来自于未来之光,它向我们展示了宽广的视野,它使我们超越自我,使我们走向更密切的共融。因此,我们将会发觉,信德并不位于黑暗,它是我们黑暗中的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