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圣经问答(民第十七 -十八章)


2025-11-18 09:24:41 作者:刘铎

1753866285817126.jpg

《民长纪》第十七章 问答

一、关于米加与神像

问1:米加是谁?他住在哪里?
答:米加是一个住在厄弗辣因山地的以色列人。

问2:米加起初为何提到一千一百银钱?
答:这笔银钱原本是他母亲的,有人偷了去,她曾因此发誓要将其奉献给上主,为儿子做一尊神像。米加承认是自己拿了,并将银钱还给母亲。

问3:米加母亲如何处理这笔银钱?
答:她拿出其中两百银子交给银匠,制造了一尊神像,安放在米加的家中。

问4:米加为神像做了什么安排?
答:他为神像盖了一座神庙,并做了“厄弗得”(祭司穿的礼服)和“忒辣芬”(家神偶像),还立了自己的一个儿子作司祭。

问5:这有什么问题吗?
答:有,因为根据《梅瑟法律》,只有肋未人可以担任司祭,且崇拜应集中于上主指定的地方。米加设立家庙和自立司祭,是对敬礼的私自篡改。

问6:“当时在以色列没有君王,各人任意行事”这句话代表什么意思?
答:这句评论指出,当时缺乏统一领导和敬礼制度的规范,人民在宗教和道德上混乱无序,是对信仰偏离正道的警告。

二、关于肋未少年与米加

问7:后来的肋未少年是谁?从哪里来?
答:他是一位肋未人,从犹大的白冷来,是以色列合法司祭族的成员,正在寻找寄居的地方。

问8:米加与这位肋未人有何互动?
答:米加邀请他住在自己家中,聘请他做“师傅和司祭”,并承诺给他薪资和生活供养。

问9:肋未人接受了邀请吗?
答:是的,他愿意住下,并被米加立为家中的司祭,米加视他如亲生儿子。

问10:米加为何高兴?
答:米加认为,有位合法的肋未人作他家的司祭,便是上主对他施恩的记号。

灵修反省与教会视角

问11:这一章对我们今天的信仰生活有何提醒?
答:本章反映出以色列人在缺乏领导与教导时,信仰容易混乱与世俗化。米加虽有虔诚的动机,却误入自创宗教与偶像崇拜。对我们而言,是呼吁我们回归天主的启示与教会的圣统制度,不可按己意而敬拜。

问12:肋未人接受米加的聘请是否合宜?
答:虽然他是肋未人,但他并未被合法派遣,而是为生活安定接受不妥的任务。这是对司祭圣召的一种扭曲,提醒我们为主服务应以真理与正义为本。

《民长纪》第十八章 问答

1.问:为什么丹支派要寻找新的居住地?
答:因为在那时以色列尚无君王,丹支派尚未在分地中得到稳定的居住地,他们仍在寻找合适的领土。

2.问:丹人最初是从哪里派人出发去侦察土地的?
答:丹人从祚辣和厄市陶耳出发,派出五个勇士去窥探侦察新的居住地。

3.问:丹人侦察土地时住在哪里?他们遇见了谁?
答:他们来到厄弗辣因山地的米加家,并在那里住宿;他们认出了米加家中那位年轻肋未人的声音。

4.问:肋未人如何回应丹人的询问?
答:肋未人说明他是受雇于米加的司祭,担任祭司的职务。

5.问:丹人请肋未人求问天主什么事?他是如何回答的?
答:丹人请他求问他们的行程是否顺利;司祭回答说:“你们平安去吧!上主必使你们所走的路顺遂。”

6.问:丹人侦察到的拉依士城是怎样的情形?
答:城中人民安居乐业、无忧无虑,地大物博,但又孤立无援,不与其他国家往来,是一个容易攻占的目标。

7.问:丹人回报后,全支派有多少人出征?他们的目的地是哪?
答:六百名武装战士出征,目的地是拉依士。

8.问:在去拉依士的途中,丹人做了什么事?
答:他们在途中又经过米加的家,将他的神像、“厄弗得”和“忒辣芬”都拿走,还劝说那位肋未人随他们而去,成为整个丹支派的司祭。

9.问:米加如何反应?
答:米加和邻居追赶他们,质问他们为何带走神像与司祭,但因丹人强大,他无法抵抗,只好回家。

10.问:丹人攻打拉依士的结果如何?
答:他们攻占拉依士,用刀屠杀城中居民,放火焚城;因其地理孤立,无人援救。

11.问:丹人攻占拉依士后,为那城取了什么新名字?
答:他们按照祖宗的名字,将那城命名为“丹”。

12.问:丹人之后在宗教上作了什么安排?
答:他们立米加所做的神像,又让梅瑟的后裔、革尔雄的子孙约纳堂和其后代担任他们的司祭,直到那地被掳掠为止。

13.问:米加的神像与真正天主的敬礼之间有什么区别?
答:米加的神像乃人手所造,违反了天主禁止偶像崇拜的诫命。尽管名义上奉献给“上主”,却是偏离真正信仰的私祭崇拜。天主真正的会幕在史罗,那里才是合法敬拜的中心。

灵修反思:

“在以色列没有君王”:重复强调时代混乱、无统一领导,也预示未来君王制度的出现。对我们而言,这是对信仰中心缺失的警示——若没有以天主为王,个人易任意妄为。

偶像崇拜的危机:即便披着宗教外衣(如称是“奉献给上主”),但只要违背了天主的诫命,便是陷入迷误。

司祭职务的误用:司祭制度被个人私用、交易,反映出信仰制度的腐败。这对我们今日也是一种警惕。

成功不等于祝福:丹人虽然军事上成功,但他们所立的宗教基础却是错误的。他们将神像与私人司祭带入民族生活中,为后来的宗教堕落埋下伏笔。

民长纪第17章问答.pdf

民长纪第18章问答.pdf

本文标题:圣经问答(民第十七 -十八章)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