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信仰 投身社会
2004-08-13 09:18:04 作者:庄赛娥口述 陆月央整理 来源:信德报(第219期)
浙江舟山是全国的著名渔港,坐落在该市的虾峙镇又是全市的渔业重镇。
这里的渔民勤劳朴实,靠捕鱼为生。在这只有26000多人的小岛上,有大小天主教堂五座,教友从1990年的300多人,已发展到1400多人,教会发展的原因是教会人群的善表。
下面说几件堂口的感人事儿。
一、在人民大众中显示教会
虾峙对岸堂口是全岛教会发展的始源地。在教难时,有四位教友因信仰坐过牢,所以几十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入教”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认为天主教是外国教,而且入教的人都是穷人、病人、痴呆者和无依无靠的人,凡是进教的人都被人看不起。教会想被人所接纳,首先要在人群中显示教会。
到过虾峙的人都知道,靠岸上船就是山,对岸堂口就在山脚下,如要外出,都要走崎岖的山路,由下而上,才能到达半山腰的公路上。春天,路两旁荆棘丛生,迈不开大步;大雨后,更是石骨百露,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教友们经商量后行动起来,在缺乏男劳力的情况下,老老少少的教友都拿起了工具。路两旁没有石头,就用编织袋到几十米处的山上去挑。那是1997年7月中旬,遇高温炎热天气,教友个个都汗流浃背,从早到晚地挑石头,肩上磨破了皮,脚上起了泡,但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
因为这是一条通向公路的必经之路,白天走的人多,不能做工就夜里做,有好几次都干到半夜三点。
村领导和村民们被教友们无私的精神所感动,村支书也带领部分群众主动加入到劳动队伍中来。通过七日七夜的辛苦,一条长200多米,宽3米左右的小泥山路展现在人们的脚下,修这条路只雇了一个泥水工,教友自己出钱3000多元。
现在一有人说起这条路,总会有人说:“那是天主教教友们辛苦做的,天主教真好!”
二、患难之中见真情
对岸堂口有四个村组成,其中一个村有一对患难夫妇,我们去看望他们。
男人患肝硬化、糖尿病、胃病等多种疾病。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病人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躺在床上连拉被单的力气都没有,全靠人帮忙。他的家离堂口较远,步行需要一个多小时,来回又不方便。探望回来后,教友们商议怎么办?最后决定,把病人全家都接过来。
病人看病已花了七、八万元,现在身无分文,堂口就包吃包住。当时外教人议论纷纷:“天主教的人发神经病了,医生退回菩萨医不好的人还接手,真是自讨苦吃。”
主耶稣说过:“不要怕,只管信。”天主给了我们无比的力量,还给我们坚强的信德。教友们日夜守在病人旁为他祈祷、克苦、守斋。经过五十个白天黑夜的祈祷,我们的好天主终于俯听了我们的祈祷,病人未用一针一药,竟完全好了。病人全家和教友们流下了喜悦的眼泪。病人的亲戚、朋友无不称道:“医院花了这么多钱没有医好,天主没花一分钱就把他医好了,真是太奇妙了。”
另有一家更凄惨:丈夫得了胃癌,妻子是精神病患者,唯一的儿子还是个浪荡子。当丈夫被从医院拉回来时已到了生命的末刻。
我们赶到他家时,病人已五官出血,家里没有一个亲人照顾,被单地上到处都吐满了血。教友们马上上前为他擦身,清洗地面,因为房子只有十平方左右,腥臭一阵阵扑鼻而来,呛得人喘不过气来。教友们只好轮流进出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在他死亡时,亲戚都像躲避瘟疫一样逃开了,教友们又承担起为他擦身、穿衣、出丧等任务。
出丧那天,除死人的浪荡子外,没有一个亲戚为他送丧,而是100多教友把他送上了山。送丧回来,教友们又主动地把死者的遗物清洗好,把房屋扫干净。
此时已过中午,亡者的弟弟从外岛赶来,见此情景就跪倒在地哭着说:“你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我做弟弟的不知该怎么感谢你们。”教友们对他说:“你不要谢我们,应感谢我们的仁慈天主,是他叫我们这样做的。”
从那以后,这个村也改变了,人们用感谢的话传说着:“在这个社会里还有这么好的一个教会,以前总认为信教的都是穷、病、弱者,想不到他们个个年轻健壮,那么有爱心。”就这样,在1999年只有两个半教友的村庄,现在已有三十多个教友,还有一批慕道者。
三、把平安和喜乐带给人们
通过教友们的付出,教会从以前被人看不起到现在被人们所接纳。在每年的圣诞节,我们排节目也到村委门口的操场里排演,请群众给我们指点。在圣诞前的将临期内,外教人和教友一起,互相传递喜讯,到圣诞节晚上,我们邀请他们参加我们的晚会,藉此机会,就把天主降生的奥迹介绍给他们,使他们体会到主降生世界的目的是和我们共同分享平安和喜乐。现在社会公益活动都要求我们去参加,如每年的三八节、植树节等。
还有一个特别的恩典,过去渔船老大听到我们是入教的一律不要,现在变了,只要哪条船需要人,是入教的都抢着要,我们教友常与外教朋友保持着一个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良好状况,这一切都来自天主的特恩。
主耶稣说过:“你们含泪播种的,必含笑收割。”让我们每人付出一份爱,我们的教会和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