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爱如玫瑰


2007-06-05 10:10:36 作者:张玛迪 来源:信德报(第303期)

    一位守贞的女教师,天主的好女儿,在动乱的年代勇敢地为主作见证,以至光荣致命,谱写了一曲撼天动地的信仰之歌。

    我认识韩老师是上小学的时候。那是1964年初夏的一天,我们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等待着新班主任老师。这时,一位中等身材,梳剪发的女老师走进教室,手拿一朵玫瑰,微笑着说:“我叫韩素珍,以后同学们就叫我韩老师吧,愿我像这朵玫瑰花,带给你们一些爱的馨香。”
    韩老师是蔚县西合营梁庄村人,父亲是一名教师,女承父业,韩老师也走上了这一工作岗位,一干就是十多年。那时,她已经32岁了,因为从小立志守贞侍主,父亲过世后就与母亲一起生活。
    在以后与她相处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她爱的芳香。首先,在讲课方面她不误人子弟,有两大特点:一是嗓门洪亮,她一上课,能坐五十多人的教室里就像装了麦克风,每个角落都荡着她那略带粗犷的声音。因此,上她的课也就看不见有谁伏在课桌上睡觉。其二,她阐释课文不用讲义。她总是在学生们中间踱着步子,滔滔不绝地把肚子里的学问给你倒出来,引经据典也都是信手拈来,一字不差地默写在黑板上,从不照本宣科。一堂课下来,我已经把她划入了我所钦佩的老师之列了。
    其次,韩老师关心和照顾学生可谓是无微不至。她瘦弱的身子总是穿梭在学生群里——问寒问暖,看见这个学生没有书包或学习用品,她马上掏出自己的钱去买;又看见那个学生的衣服破了,她赶紧找来针线缝……学生们和她在一起没有多少拘束,因此,也就都愿意和她来往,她呢,还经常到学生家里探访。有时看到哪个家庭穷困,她会从仅有的20元工资里拿出一部分送给学生家长。韩老师的“小爱德”,听老人们说是在她小的时候就有了。她的邻居一位大娘说:“韩老师在3岁的时候,经常送莜面饺子接济我。有时要饭的来了,她总是拿一些食物送给他们,她的爱德可大呢!”
    在动乱年代里,守贞是有很大危险的,韩老师也不例外。有几个男老师见韩老师长的秀气,人缘好,就想接近她。有一天晚上,一位男老师借故来到韩老师家里,恰巧韩老师的母亲不在家,这位男老师坐了很久,韩老师看出他的心思,遂说去趟厕所溜了出去。那位男老师痴情地等了老长时间,见韩老师仍不回来,无奈留下一张字条:“韩老师你是一支带刺的玫瑰。”而韩老师呢,在院内念了一夜玫瑰经,祈求圣母保护。这样保守自己,真是不易。
    文革开始后,蔚县西合营掀起了与“牛鬼蛇神”割断关系的狂潮。1966年7月24日下午,西合营准备开批判大会,天上下着蒙蒙细雨,韩老师挨家挨户到教友家中提醒教友:“考验信德的时候到了,可不能背叛天主啊!”然后,就大步流星地走向东关完小学校(大会现场)。大会开始了,造反派们狂叫:“谁不背教,就不让谁回家!”许多教友经不住恐吓和威逼,就在背教书上签了字,只有韩老师紧咬牙关就是不背教。造反派们狠狠地抽打她,给她戴高帽,有人竟用有钉的鞋猛打韩老师……看到这里,教友们哭了,闭上眼睛不忍再看下去。韩老师柔弱的身躯经不起这般毒打,不一会儿就昏了过去,造反派们便用绳子捆住她的两只脚,头朝后,用棍子连抬带拖,把她从西合营东关抬到下堡,最后又转回学校,造反派们恶狠狠地命令学生们:“打这个反革命分子。”同学们哭了:“韩老师是好人,我们不打。”韩老师抬起沾满了泥污的脸,望着学生说:“打吧,我在为耶稣受苦。”“不,不打!”孩子们哭成了一团。造反派们见到此情此景不仅没有怜悯,反又继续抽打,韩老师再一次昏了过去。
    傍晚,造反派们把韩老师捆绑在一间小屋里,并派孟义等三人看守,防备梁庄的教友来抢人。当午夜时,他们三人合计:“咱们进去看看韩老师怎么样了。”他们刚走进屋里时,突然,一个巨大的亮团把屋内照得通明,随后亮团向远方飞去,吓得他们三人如飞似地跑了出去,因为当时的政治气氛,他们没敢向任何人说起此事。
    第二天凌晨,造反派们发现韩老师已经死了,于是雇了一辆马车准备拉走尸体掩埋了事,但善良的车夫却说:“我的车不拉尸体,必须装进棺材才拉。”造反派们只好购置了一具棺材,把韩老师的尸体草草埋在西合营泰山庙坟地。如果没有车夫的执意,恐怕韩老师的遗体就要直接入土了。
    天主是公正的,他绝不容许任何邪恶长久地隐藏,终有让它显露的那一天。(玛10:26)1985年,韩老师已公开平反,不白之冤终于昭雪了。目击者孟义等教外人把所见的奇异现象告诉了教友们。有的教外人还说,他们在抬韩老师的遗体时,闻到一股香味,好像是玫瑰香。有的教友从韩老师的遗物上也闻到了一股玫瑰香,这真是——爱如玫瑰啊!

本文标题:爱如玫瑰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