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约中的移民观(五)
2025-11-27 09:41:34 作者:罗晓平神父
移民的天主与共融的教会
当我们回望整部《圣经》和教会历史,会发现:天主的救恩计划,总是在“行走”中展开。从亚巴郎离乡,到梅瑟出埃及,从圣家逃往异地,到宗徒走遍世界传福音——天主的启示始终与迁徙同行。因此,移民并不只是今天社会的现象,而是信仰的象征:它揭示了天主怎样亲自“出发”,进入人类历史,与我们同行。
一、移民经验:救恩的启示之路
旧约与新约所述的救恩史,其实是一部迁徙的历史。天主呼唤亚巴郎:“离开你的故乡和父家,往我指示你的地方去。”(创12:1)以色列民在梅瑟带领下出离埃及,经历旷野;先知们在流放中重新学习信赖天主。圣家逃往埃及,耶稣无家可归,宗徒则奔走各地宣讲福音。
这意味着:迁徙不是背景,而是启示的语言。在漂泊中,人体验到自己的脆弱与依赖;在他人的接纳中,人感受到天主的恩宠。教宗本笃十六世曾说:“信德本身就是一场出走——离开自我,朝向天主与他人。”信德的本质,就是出发;而出发的动力,是天主的召唤。因此,每一个移民的脚步,也象征着天主在呼唤人类离开自我、走向共融的旅程。
二、耶稣基督:移民的天主
“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若1:14)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真理:天主自己也成了“移民”。祂离开父的怀抱,进入人类的世界;祂在贫穷中成长,无处安眠;祂走遍乡村与城市,医治、宣讲、被拒绝;祂甚至在死亡与复活之间,经历了终极的“过渡”——从人间回归天父。
这就是“移民的天主”:祂离开天上的家园,与我们同行;祂穿越无限距离,进入人类的时间与痛苦;祂的复活,是终极的归家——带领人类回到父的怀抱。
在祂的一生中,我们看到“救恩的迁徙”:从永恒到时间,从圣洁到罪人中间,从死亡到生命。祂的道成肉身,就是天主为人类搭起的“帐幕”。
教宗方济各在2018年“世界移民与难民日”文告中说:“基督自己成了旅人和难民;在祂身上,每一个移民都被邀请看到救主的面容。”这并非比喻,而是信仰的核心。当我们在移民者身上看到疲惫、流离与希望,我们也在他们身上看见那位永远与人同行的基督。
三、移民的教会:在流徙中见证共融
教会从一开始就不是定居的机构,而是一支“在路上的团体”。《宗徒大事录》告诉我们:宗徒们在迫害与分散中,反而将福音带到新的地方。他们因圣神而彼此相连,跨越语言与文化,形成“普世的共融”。教会之所以是“公教的”(catholica),正因为她永远在跨越。她不属于一个民族或语言,而属于所有在路上的人。
今天,这一点在移民教会身上重新焕发光彩。在非洲劳工的祈祷聚会中,在亚洲移工的主日弥撒中,在欧洲避难者的堂区庆典中——这些看似边缘的群体,其实正站在信仰的中心。
他们让我们看到:教会不是一座固定的城堡,而是一顶搭在旷野中的帐幕。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只要有圣体、圣言与爱德,我们就在家中。正如《基督对移民的爱》所说:“移民者提醒教会:她自己就是在世上寄居的子民,被召为众人开启家门。”
教会的使命,不是筑墙,而是搭帐幕;不是划界,而是打开门——让世界因爱而成为家。
四、移民神学的三重启示
移民神学让我们重新看见信仰的三个核心真理:
人类存在的朝圣性:人的生命是一场旅程。我们都在寻找意义、归属与希望。
在信德的路上,我们学会依靠天主,把漂泊化为朝圣。救恩的普世开放性:
天主的救恩不受国界与文化限制。在移民的多样中,我们看见天主国的雏形——一个跨越种族、语言的共融之家。爱德的圣事性:接纳他人,不只是仁慈的行为,而是天主在我们中间显现的方式。当我们接纳移民、服务弱小,我们就在历史中“让基督临在”。这三重启示共同揭示出教会新的自我理解:教会是帐幕,不是堡垒;是共融的圣事,不是民族的象征;是在路上的团体,而非安居的制度。
五、当代教会的牧灵召唤
移民神学也为今天的教会带来具体的行动启发:
牧灵更新:堂区要成为“开放之家”,欢迎不同文化、语言的信友。
可以推动多语言礼仪、跨文化团体,让每个人在信仰中找到归属。社会见证:
教会应在公共生活中为移民与难民发声,捍卫他们的尊严、家庭与劳动权利。这是福音的要求,也是天主教社会训导的核心。灵修深化:信徒被召活出“朝圣的灵修”:在不确定中信赖天主,在他者的面容中认出基督。世界视野:移民现象让我们看见人类命运相连。教会要培养“共融文化”,让信仰成为治愈分裂与恐惧的力量。
这正实现了教宗方济各所说的“外向的教会”:一个走出自我、走向边缘的教会——在那里,天主已在等待。
六、天主的迁徙:爱的出发
移民神学的最终焦点,其实不在人类的流徙,而在天主自己的“迁徙”。
天主从天到地,从永恒进入时间,从全能进入贫穷,从圣殿来到帐幕。
这就是“移民的天主”:祂的爱不在某处停留,而不断出发,寻找失落的人。
救恩的动力是天主的出发;信仰的回应,是人的同行。因此,教会的使命正是延续天主的旅程——走向新的文化、新的语言、新的人群,让天主的爱继续在世界中“流动”。
七、共融的家园:最终的归宿
最后,让我们以保禄的劝勉作总结:“你们不再是外方人和旅客,而是圣徒的同胞,是天主家庭的人。”(弗2:19)
这节经文可以说是移民神学最温柔的核心。天主亲自让“他者”成为“家人”,让流浪者找到家,让地上的旅途成为通向永恒的道路。教会因此是一座帐幕,搭在世界的旷野中;移民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天主的慈悲;而天国,则是那最终的家园——所有旅人都在其中得安息,所有民族在其中成为一家。
2025年禧年11月于罗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