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王建民先生
2025-11-17 10:32:10 作者:罗晓平神父

我一直想写一篇纪念王建民教友的文章,如果再偷懒不动笔写,我的良心会一直受到谴责。在这个即将离开罗马的安静的周末夜晚,我想写点纪念他的文字,了却这桩心思。但是,我又不知道从何说起,还是随着思绪往前走吧。
王建民教友是今年6月18日去世的。当时我在网上看到这个消息,心里很难受。我和他的家人没有多少来往,也没有安慰他的亲人们,只是在罗马做弥撒纪念他,为他祈祷。王先生是我尊敬的一位长者,我们有很好的主内友谊。但当时正是考试季节,加上将要举行的论文答辩与总考,我心静不下来,实在无力把心绪付诸文字。后来在朋友圈,看到榆林教区的田建科神父写的纪念文章,我整理编辑了一下,征得神父本人同意,放在我的公众号里,算是对王老先生的一个悼念。
王建民先生生于1937年9月23日,于2025年6月18日安息主怀。70年代,他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退休后担任榆林市及陕西省天主教爱国会的领导工作。
我认识王建民先生,与他正式接触,是在他的家乡毛团任本堂神父期间。他那时在靖边县工作,常常回家,来堂里参与弥撒。他的信德深厚,不但主日天来参与弥散,而且常常来找我办神工。
在他年幼的时代,他们家从榆林逃难到了三边一带,小桥畔教堂的神父收留了他们一家人,他与家人也在这里认识了天主教,他从小在教堂里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天主教教育及文化课教育,及至在后来的兵荒马乱中,都保持了天主教信仰。
对他信仰影响很深的一位神父是他家乡毛团的马明德神父。马明德神父是三边,甚至银川一带一位德高望重的活圣人级别的老神父。我在陕北工作期间,许多老人提起马明德神父,都是充满敬意,赞不绝口。教友们都说,马明德神父每次在乡村讲道,都是长达一个小时,千人听道场面,鸦雀无声。人们都在用功聆听他那来自天国的救恩圣道。我在靖边县开政协会时,许多老政协委员,提及马明德神父,也是心里充满敬意。每次在政协会上,他的发言,充满真知灼见,振聋发聩。县长等政府部门的领导都认真聆听,采纳他提出的改变世道人心的方案。
马明德神父在十年文革期间,也曾经蒙冤身陷囹圄。刑满释放后,回到家乡,在村里干些粗重的农活。据听说,王建民先生常常去拜访这位老神父,聆听他的教导,办神工。也是在这位老神父的教导培育下,在那个风雨如磐的岁月,他的信仰经过锤炼,日益坚定。
因他长期在政府部门工作,他在处理政府与信教群众关系方面很是尽心。在他的努力下,政府与天主教界有了良好的交流、对话、互信,也因此解决了很多三边教会的教产落实问题,神职人员及修女的生活得到了当地政府良好的照顾。
王建民先生生前特别爱护关心在靖边县内工作的神父修女。据听说他在梁镇工作时,得知附近的一位黄蒿塘张修女有病,他常去看望这位老修女,给她送去食物,张修女亲属到现在还时常提起这事。当田建科神父出车祸后,他与老伴,把田神父接到他们家里养病,悉心照顾,犹如自己的儿女。在他们的爱心照顾下,田神父的身体慢慢康复,现在还能为教区发光发热,是榆林教区的一位基督精兵。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情是,当我在教友的鼓励下,决心修建毛团破烂不堪的钟楼工程时,由于缺少资金,是他与马明德神父的外甥女赵小丽陪同我,挨家挨户去争取住在县城的张家畔教友的支持。其实,到了教友家里,都是他在做动员募捐工作,我只是笑脸相陪,半句话也说不出。整个修建工程,他不顾年高体弱,都在工地伴随工作。当工程快要结束时,我接到调令,被调往西安神哲学院做培育工作,他在工地现场,组织教友为我送行,此情此景,依旧历历在目,永生难忘。
我到西安修院后,一段时间内仍然保持靖边县政协委员身份,他把政府给我的生活费,每月按时打给我,而且说到,修院是个清静地,没有多少生活来源,希望我安心在修院工作,为教会培养人才。有一次,他告诉我,他在信德报上看到我写的圣事礼仪文章,很高兴,希望我把在修院的教书讲义,慢慢编辑出书,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认识天主。我很感动,可惜,我很懒惰,没有努力这样做。当我生病在靖边县住院治疗期间,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不顾年高体弱,陪同杨主教前来看望我,我很感动。
王建民先生生前力所能及地帮助了很多榆林教区的神父修女,在安葬他的那天,榆林教区所有的神父与修女参加了他的葬礼,为他送行。只有我远在异国他乡,只能心中悼念。
正如田建科神父在文章中提到的,王建民先生常常穿着很整齐的中山装,常常面带笑容,常常满身正气,他赢得了当地人群的尊敬与爱戴。在我心中,他是位优秀的天主教教友,愿在天国里,他是位蒙主接纳的天国的好公民,因为他为天主打完了这场人生的好仗!
2025年11月16日世界穷人日于罗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