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之旅:2025罗马七大圣殿摄影展
2025-10-22 09:18:26 作者:Teresa Tseng

莫奇奥尼镜头下的圣年朝圣之路摄影展(Teresa Tseng摄)
2025年是天主教的“禧年”(Giubileo),是一个充满恩典与希望的一年。值此金秋十月,梵蒂冈博物馆推出一场别具意义的摄影展:《罗马七大圣殿:莫奇奥尼镜头下的圣年朝圣之路》(Le Sette Chiese di Roma – L’itinerario giubilare nelle fotografie di Romualdo Moscioni 1849–1925)。

梵蒂冈博物馆对历史影像保存与文化传承具重大贡献(Teresa Tseng摄)
本展览恰逢意大利摄影大师罗穆阿尔多·莫奇奥尼(Romualdo Moscioni,1849–1925)逝世百年之际,特此向他致敬。展出内容包括他所拍摄的珍贵古老“朝圣之路”摄影作品及其使用的玻璃底片(lastra di vetro),并同时展出由梵博出版社(Edizioni Musei Vaticani)出版的配套图录等珍贵资料。这是一场通过影像呈现信仰、艺术与历史交汇不容错过的展览。同时也彰显了梵蒂冈博物馆在历史影像保存与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性,借由这些图像,唤起观众对信仰与历史的共鸣。

莫奇奥尼大师镜头下的罗马(Teresa Tseng摄)
永恒之城的影像大师
摄影在19世纪中叶传入意大利后迅速发展,而莫奇奥尼正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摄影师之一。他擅长拍摄建筑、考古与宗教遗迹,镜头始终聚焦于“永恒之城”——罗马。
莫奇奥尼大师的作品游走于记实与艺术之间,不仅留下了建筑与时代记录,也饱含宗教情感,成为我们今天理解罗马的重要“共同记忆”。
梵蒂冈博物馆“摄影档案室”(Fototeca)负责人迪·贾玛利亚女士(Paola Di Giammaria)在采访中指出:观赏莫奇奥尼的作品,不能忽视两点:一是使用玻璃底片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摄影材料;二是数字化技术,让这些原本仅限学术用途的珍贵图像首次得以向大众开放。

梵博“摄影档案室”(Fototeca)负责人迪·贾玛利亚女士(Teresa Tseng摄)
玻璃底片:精致而脆弱的历史记录
莫奇奥尼所使用的玻璃底片,是一种精致却脆弱的材料。它广泛应用于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在摄影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每块底片即为一块玻璃板,因其表面平整、稳定,能呈现出细腻清晰的图像,常用于需要高精度成像的拍摄。

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玻璃底片(Teresa Tseng摄)
梵蒂冈博物馆“摄影档案室”收藏了约15,700张莫奇奥尼的玻璃底片,被誉为“梵蒂冈摄影藏品的皇冠之宝”。这些底片由莫奇奥尼的子女在其去世后转售予教宗圣艺委员会(Pontificia Commissione d’Arte Sacra),并于1932年由博物馆正式收入典藏。此次展览展出的七张原始玻璃底片(negativi su vetro)堪称亮点之一。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底片经过精细数字化处理后,部分已公开于博物馆官网,让观众得以窥见19世纪末的罗马原貌。

镜头下的建筑诗(Teresa Tseng摄)
镜头下的“建筑诗”
本次展出的作品不仅真实记录了建筑风貌,更蕴藏着内心的情感与宗教精神。其中一幅描绘圣保禄大殿回廊的影像,被誉为“静谧中的建筑诗”。
莫奇奥尼的镜头不仅仅是影像记录,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与时代见证——既写实,也充满宗教意味。

一条信仰的道路(Teresa Tseng摄)
罗马七座圣殿:一段踏上的信仰之路
“七座圣殿朝圣之路”(Giro delle Sette Chiese)是罗马一条古老而神圣的传统朝圣路线,涵盖位于市内和郊区的七座重要教堂。其历史可追溯至早期基督教时期,而后中世纪逐渐成形,并成为基督徒表达信仰的重要方式。
公元1300年,教宗波尼法爵八世(Bonifacio VIII)宣布首届圣年/禧年;到了16世纪下半叶,圣人斐理伯·内利(San Filippo Neri)将这条路线正式确立为固定的朝圣之旅。路线全长约25公里,途经多处殉道者地下墓穴,至今仍是禧年期间的重要朝圣路线。
罗马七座圣殿:
1. 圣伯多禄大殿(San Pietro)
2. 圣保禄大殿(San Paolo fuori le mura)
3. 拉特朗圣若望大殿(San Giovanni in Laterano)
4. 圣母大殿(Santa Maria Maggiore)
5. 圣老楞佐大殿(San Lorenzo fuori le mura)
6. 圣十字架大殿(Santa Croce in Gerusalemme)
7.圣塞巴斯蒂安大殿(San Sebastiano fuori le mura)

策展人马尔图谢洛女士(Teresa Tseng摄)
不仅仅是行走
策展人马尔图谢洛女士(Francesca Martusciello)特别强调:莫奇奥尼的作品令人动容,不仅因为其拍摄技巧,更因为镜头中蕴藏的深层情感。
她指出,透过莫奇奥尼的摄影,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建筑形象,更是关于“信仰为何存在”的人生思考。而今天,透过这些影像,我们或许也能再次走回教堂,走向心灵的归属。
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展览所使用的一处展厅——“第十八展厅”是梵蒂冈博物馆首次对外开放,有着“朝圣”与“发现”的隐喻。

踏上属于自己的“朝圣之路”(Teresa Tseng摄)
影像连接生活与信仰
百年前,莫奇奥尼用玻璃底片记录下这座城市的神圣与美感;百年后,我们借由数字科技与展览叙事,与那份神圣与文化再次相遇。
2025禧年总负责人菲西凯拉总主教(Rino Fisichella)曾指出:“禧年即文化。”的确,禧年不仅是信仰的更新,也是文明的传承与文化的再现,因为“文化是无价的”。
“罗马七座圣殿”摄影展,既是一条古老的朝圣路线,也是一段横跨百年的文明之旅。它连接信仰、文化与历史,邀请每一位观众,在参观的同时,踏上属于自己的“朝圣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