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9-10号)


2025-09-04 09:15:50 作者:刘铎

原文

9. 「圣教父们的传统」要求我们不单保存前辈的传承,同时当了解并细察教会的整个历史,以及在人类社会不同文化,即在闪族、希腊和拉丁文化中,用以表达教会唯一信仰的各种方式。这一宽广的视野,有助于我们领悟圣神是如何奇妙地引导天主子民,忠实地保存了不变的信仰宝库,尽管祈祷文和礼节有着相当的差别。

解读

问:这里所说的「圣教父们的传统」是什么意思?
答:「圣教父们的传统」不是指僵化地保存外在形式,而是指在忠于信仰核心的同时,尊重并认识教会在不同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下的多样表达方式。

问:为什么要提到闪族、希腊和拉丁文化?
答:因为在教会发展的过程中,这三大文化深深影响了礼仪和信仰的表达方式。比如:圣经本身带有闪族文化背景;希腊文化影响了神学的语言与表达;而拉丁文化则形成了罗马礼的具体面貌。

问:祈祷文和礼节既然有差别,信仰怎么能保持一致呢?
答:这些差别只是在外在形式上,但信仰的核心真理始终不变。圣神不断引导教会,确保无论在什么文化中,信仰的宝库都能被忠实地传承下来。

问:这段话想提醒我们什么?
答:它提醒我们不要只看重礼仪的外在差别,而要更深体会:在多样中,教会始终活在同一个信仰内;而圣神在历史中奇妙地工作,使我们在不同文化与形式中,依然能忠实地保存基督的真理。

原文

针对新环境的调适(accommodatio)

10. 新弥撒经书,一方面是罗马教会「祈祷法则」的见证,保存着最近几届大公会议所传承的信仰宝库,同时也在礼仪传统中标志出一项长足的进步。
  梵二大公会议的教长们重申特伦多大公会议所宣布的信理时,是在世界历史处于一个完全不同于往昔的时代里说话。因此,他们才能提出牧灵方面的建议和指示;这在四个世纪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解读

问:什么是「新弥撒经书」?
答:新弥撒经书是按照梵二大公会议的精神修订的《罗马弥撒经书》,既保留了教会历代的信仰宝库,也在礼仪表达上有新的发展。

问:为什么说它既是「祈祷法则」的见证,又是进步?
答:「祈祷法则」指的是教会在祈祷中所表达的信仰。新弥撒经书忠实地承继了过去大公会议的信仰,同时也回应新的时代需要,帮助信友更好地参与礼仪,这是礼仪传统的一大进步。

问:梵二大公会议和特伦多大公会议有什么关系?
答:特伦多大公会议主要是回应当时新教改革的挑战,强调圣体圣事和弥撒的祭献意义;而梵二大公会议则是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重申这些信理,并且加入牧灵上的建议,帮助信友更容易明白和参与。

问:为什么四个世纪前无法提出这些牧灵建议?
答:因为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教会处境不同,不可能预见今天的问题和需要。梵二大公会议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才有机会提出更符合当代信友的指引。

本文标题:《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9-10号)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