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化之躯:圣母升天节礼仪的现代启明
2025-08-12 10:23:40 作者:魏生辉神父
每年八月十五日,当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堂钟声响起,穹顶之下回荡着《圣母颂》的悠扬圣歌,圣母升天节的隆重礼仪便徐徐展开。这一节日所纪念的并非仅是玛利亚肉身升入天堂的神学事件,更是天主教信仰中有关“完整救赎”的具象表达——玛利亚的灵魂和肉身一起被接升天,预示了人类身体在神圣计划中不可替代的神圣位置。在灵肉分离、身体被物化的现代处境中,这一古老礼仪所蕴含的启示,恰似一盏灯,照亮了今日我们如何重新理解身体、面对死亡以及审视女性价值和人性整体的肯定与盼望的崭新路径。
弗朗切斯科·波提契尼《圣母升天》创作于1475年-1476年)
一、对身体的救赎
圣母升天节礼仪本身便是对“身体”最庄重的礼赞。弥撒中《进堂咏》里“有福的童贞玛利亚,今日被高举于诸天之上”的宣告,其核心便是被高举的玛利亚“身体”。礼仪中反复诵唱的“玛利亚的灵魂与肉身同被举扬升天”这一信理条文,正是对诺斯替主义灵肉二元论的有力驳斥。在当代消费文化中,身体常被降格为满足欲望的工具或待价而沽的商品:健身狂热者视身体为需被驯服的机器,整形风潮则把身体当作可塑的玩物。圣母升天节却以玛利亚“被救赎的身体”为典范,揭示出身体在神学上不可消解的神圣价值——它不仅是灵魂的暂时居所,更是恩典所居住的“圣神的宫殿”(格前 6:19)。这迫使我们超越工具化的身体观,重新拥抱身体作为我们存在的根本形式,一个被创造、被救赎、终将被荣耀的神圣整体。
二、对死亡的超越
圣母升天的奥秘,更指向一种对死亡本质的深刻转化理解。礼仪中《献礼经》的祷词这样祈求:“求祢使我们常思念天上的事,好能将来与荣福童贞玛利亚同享永恒的光荣。”玛利亚的“升天”并非灵体的脱离,而是整个存有——灵魂与肉身一同——被带进永恒。这同现代医学常将死亡病理化截然不同:在圣母升天的图景中,死亡不再是终点站,而是“转化之门”,是通往身体最终被圣化、分享天主永恒生命的一个神圣阶段。面对临终关怀中难以承受的肉身痛苦与精神恐惧,圣母升天节带来的是终极慰藉——死亡无法吞噬我们的全部,终末的救赎将包括身体的复活与更新。这启示我们以盼望而非绝望凝视死亡,在生命的黄昏中依然能看见神圣之光的应许。
三、对女性价值的重估
圣母升天节礼仪所高举的玛利亚形象,也映照出女性在神性救赎史中不可替代的位置。礼仪中《颂谢词》称她为“新的厄娃”,其顺服配合天主的救世计划,与厄娃的悖逆形成鲜明对照。这一形象在当代语境下具有双重启示意义。一方面,玛利亚作为“天主之母”的崇高地位,挑战了历史上女性被矮化、被边缘化的叙事。另一方面,她更是“教会最卓越的成员”(《教会宪章》53),是每位信徒——无论男女——在信仰旅途上的完美典范。在女性价值仍被商品化、物化甚至工具化的今天,圣母升天节提醒我们:真正的女性尊严与伟大,不在于迎合世俗标准,而在于回应神圣召唤,以自由与爱活出天主所赋予的独特使命。玛利亚的“升天”正是她一生“尔旨承行”的圆满实现,为所有人,特别是女性,指出了一条走向真正自由与荣耀的道路。
四、人性整体的肯定与盼望
圣母升天节礼仪的宏大叙事,最终指向的是对人性整体的深切肯定与终极救赎的盼望。玛利亚的灵魂与肉身一同升天,是“初熟的果子”,预示了全体信众在末日将要获得的圆满救恩——不仅是灵魂的得救,更是整个被造物、包括我们物质性的身体“脱离败坏的控制,得享天主子女的光荣自由”(罗8:21)。在虚无主义弥漫、意义感普遍失落的今天,这一盼望无疑是根基性的锚点。
五、结语:圣母升天节给我们的希望
当圣母升天节的圣歌再次回响,它带来的不仅是对一位伟大女性的纪念,更是天主启示我们一种对现代性困境的深刻反思:我们应当如何重新拥抱被异化的身体,如何以信德之光穿透死亡的幽谷,以及如何在女性(乃至所有被边缘者)身上重新发现那不可剥夺的神圣尊严。玛利亚的“升天”,这具被救赎、被荣耀的身体升入星空,最终照亮的是我们每个人尘世跋涉的路径——一条圣化之躯终将回归永恒家园的应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