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使用是“恨”的3倍:重新统计字词来读出圣经弦外之音
2021-04-07 14:11:44 作者:文字整理:古家萱 来源:网络
英国作家J·K·罗琳的儿童奇幻文学小说《哈利波特》(Harry Potter)已被翻译成75种不同语言,在超过200个国家出版,所有版本的总销售量更高达5亿本,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最畅销小说之一,但根据美国圣经公会的报告与调查,截至目前为止,《圣经》已被翻译成2000多种不同的文字、总发行数量更突破100亿册,是全人类史上最畅销的书籍。
对虔诚的基督徒而言,《圣经》中的故事是立身处世的标准,更是不可违逆的圭臬,就连美国总统在宣誓就职时都必须把一只手放在《圣经》之上,以象征其誓约之神圣。无论你是不是基督教徒、又是否相信这部经典,其对整体人类社会的影响深远,绝对是不可否定的事实。
但是,除了以不同的排版方式将故事印刷于纸上外,《圣经》是否还有其他的读法?近日,艺术设计单位“Sideline Collective”就推出了一本名为《Bible The》的有趣作品。
在本次的计划中,Sideline Collective团队先以文字处理软件读取了总页数多达1360多页的《詹姆斯国王圣经》,接着以特殊程序将其内容以A至Z的顺序重新排列,对书中的所有用词作出数量统计,希望能以更客观的方式阅读圣经。
根据结果,他们毫不意外地证实《圣经》中所选用的词汇大多偏向积极,举例来说,“好”(good)在整本书中共被使用了720次,但“坏”(bad)却仅仅出现了18次;“爱”(love)被使用了308次,但“恨”(hate)却仅有少少的87次;“天堂”(heaven)出现了582次,“地狱”(hell)仅有54次,悬殊的数量落差相当明显。
但光是这样就能证明《圣经》的正面性吗?
事实上,“否”(no)在整本《圣经》中出现了1394次,但看似正向、肯定的“是”(yes)却仅有4次;另外,书中共有269个“敌人”(enemies)、49个“朋友”(friends)、8个“骗子”(liars)、51个“谎言”(lies)、150个“异教徒”(heathens)、63个“被判刑”(judged)和26个“有罪”(guilty),其中37个“被钉十字架”(crucified)、30个“被绞死”。
另外,相当有趣的部分是,虽然《圣经》中没有代表“性”或者“性交”的直接词汇,但却有17个“小妾”(concubines)、8个“妓女”(harlots)、4个“鸡奸”(sodomites)与3个“交配”(copulation)。
从性别角度来看,数据表明《圣经》的描写绝对偏向男性。其中共有8472个“他的”(his)一词,却只有3个“她的”(her),而关于“男人”(men)的参考文献有1653个,“女人”(women)却只有181个。 另外,“他”(he)的使用次数为10404次,“她”(her)的使用次数仅为982次。
这种不平等不只出现在代词当中,还包括其他性别特定的标识符号,例如其中只有252个“女儿”(daughters),却有1094个“儿子”(son),只有8个“母亲”(mother),但有548个“父亲”(father),“皇后”(queen)有3个、“国王”(king)却有340个,“女神”(goddess)仅出现5次、“神”(god)却出现了4440次。
关于制作《Bible The》这份作品,Sideline Collective团队在餐方网站上表示,书的存在时常可以改变我们的一生,它可以使我们感动、使我们对事物有所感受、教给我们一些新的知识、并帮助我们从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书可以改变历史进程、塑造整个文明,更可以改变我们的核心价值。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书仅仅是按特定顺序排列出的“单词集合”,经由其作者精心设计的复杂“文学算法”,读者们可能会花上一辈子时间研究、学习、并致力于在其中寻找那个终极的答案。而为此,团队不禁思考,若我们能跳脱作者设计好的“算法”,是否能在书中看出什么弦外之音呢?
于是,Sideline Collective决定把书变成可量化的、可分析性的“客观存在”,透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发现原本无法在故事中找到的见解。而对于本次的实验结果,团队表示:“《圣经》是大约2000年前的人类写的,在当时,他们的偏见与歧视很可能是未经意识的,但他们的话说明了一切。数据也是如此,而且数据不会说谎。”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项数据外,《Bible The》还对《圣经》中的社会、经济、种族多元性等相关主题的用字作出非常精密的统计。虽说仅凭“单词”分析内容或许不算准确,也可能会有古今词汇用法不同、或是因前后文差距而造成的内容影响,但整项计划提出的核心概念相当新颖有趣,也不失为一种阅读与思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