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学会宽恕的智慧


2006-05-16 09:23:30 作者:黄鹏 来源:信德报(第265期)

    文学大师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人心广于一切,因为我们能用智慧去理解、包容这芸芸世界的众说纷杂,这种智慧就是宽恕。
    有这样一则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安·柯莱瑞博士是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副校长,她出生于上海,故而对中国情有独钟,对中国的留学生关怀备至,每年感恩节和圣诞节,她都要邀请中国留学生到她家做客。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善良的人,居然在1991年11月1日被有心理障碍的中国留学生卢刚杀害了,卢刚随即自杀。在盛大的葬礼之后,她的三位兄弟举办了记者招待会,并且在会上宣读了一封致卢刚家人的信,出乎意料的是信中没有一句诅咒、漫骂、发怒的句子,字里行间反而充满了对对方家庭不幸的同情和安慰,并对卢刚父母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深表理解,期待着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爱心。安·柯莱德的三位兄弟在姐姐惨遭杀害后克制住了悲伤之情和愤怒之火,没有以怨抱怨、以牙还牙,更没有以暴还暴,而是把极度的悲伤化作爱的行动,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宽恕!
    我们的前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亦是一位胸襟广于天的仁爱典范。早在1981年5月13日,教宗在梵蒂冈伯多禄大殿前的广场接见来自世界各地朝圣的信徒时,受到土耳其杀手的狙击,下腹部中了两枪,生命垂危,随后被送往医院紧急抢救,术中他的一段肠子被迫切除,虽然保住了生命,健康却受到了极大的损伤。仁慈的圣父非但没有怨恨凶手,反而热心为其祈祷,衷心宽恕他,还在伤愈后前往监狱探望谋杀自己的凶手,并亲自向当地的执法部门为罪犯求情,请求对其从轻处罚。这亦是一种伟大的宽恕!
    《圣经》上劝谕我们要爱人如己,要宽恕得罪自己的人。《新约》“玛窦福音”中记载:宗徒伯多禄曾问耶稣说:“主啊,若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该宽恕他多少次?直到七次吗?”耶稣回答说:“我不对你说直到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诚然,我们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信友,也许很难像圣贤们那样胸襟坦荡、豁达,宽恕得罪自己的人,直到七十个七次。毕竟被人伤害容易,对人宽恕有时却比较难。通常情况下,人在被伤害的时候,会出现悲观、痛苦、气愤、怨恨甚至报复等情绪,但是一个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一个深谙人生智慧的人,一个信仰坚如磐石的人,在这个时候会理智地跳出世俗的樊篱,走出情感的困惑,宽宏大量地原谅别人,“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其实在漫长的一生中,我们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或轻或重的伤害,而我们做为人,有时又难免会被自私和仇恨所控制,但我们应学会宽恕,因为宽恕的爱可以使心灵皈依并赐予平安。也惟有化干戈为玉帛,化怨恨为宽恕,我们才能彻底告别“此恨绵绵无绝期”的伤痛,变得幸福和快乐。当我们真正宽恕了得罪我们的人,原谅了伤害我们的人时,就会发现在风平浪静之中,于海阔天空之下,我们的人生已不知不觉迈入了一个至高至雅、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本文标题:学会宽恕的智慧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