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的学问
2018-10-15 13:52:01 作者:杨二祥 来源:《信德报》2018年9月17日,34期(总第784期)
有人说,忍耐就是让步,无条件地原谅对方,看似屈辱无能的表现。有人觉得忍耐是一门高尚的学问,忍耐标志着一个人有着高瞻远瞩、博大胸怀、不记人过的高尚情操。就是耶稣所说的“不但爱人,还要爱我们的仇人”的深奥道理。只有人人去忍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融洽,家庭才能和睦,国家才会和谐,社会才能进步。
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雪松因为懂得弯腰,能以坚韧的意志抵抗住积雪的重压,在恶劣的环境中逆势而独存;当大风刮来时,高大的树木往往会被折断,而小草因为懂得屈身却安然无恙。老子曰:“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水虽然柔弱,但它可以滴穿坚石,并可绕过一切障碍奔流到大海。
据说,海滩上的蓝甲蟹分为两种:一种是较凶猛的不知躲避危险,另一种是温和不善抵抗,遇到强手就会装死。经过千万年的演变,凶猛的蓝甲蟹因为好斗,大都在争斗中死亡,现在所剩无几。而温和不善抵抗的蓝甲蟹,却因为善于保护自己而得以大量生存。
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孔子带着他的学生,前往周都洛阳拜见老子。一番寒暄之后,老子张开嘴巴让孔子看了一眼问道:“我的牙齿还在吗?”孔子答道:“不在了。”老子又问:“我的舌头还在吗?”孔子告诉老子:“还在呀!”老子意味深长地说:“坚硬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牙齿是坚硬的,却早就掉了;舌头是柔软的,至今还存在,这就是柔能克刚的道理。
忍耐与弯腰,有时是一种战略上的让步,它并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智慧。据传,大文豪歌德一日在公园的小道上散步,对面走过来一个曾对他的作品大肆嘲讽的批评家,那人冲着歌德破口大骂,并说他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歌德却从容地笑着说:“而我恰恰相反。”说罢退身闪到一边,并弯腰鞠躬作出一个“请”的姿势,让那个批评家过去。歌德的高姿态避免了一场无意义地争吵,但那个批评家成了人们的笑柄。面对愚昧无知的嘲讽和挑衅,没有必要去费尽口舌、针锋相对,最后落得个鹬蚌相争,渔人得利。遇到这种情况,一笑了之是为上策。
人人皆知的《廉颇蔺相如》的故事,因着蔺相如的忍耐让步,才使得赵国的大臣们团结,国家强盛。韩信胯下受辱,最后成了一位有作为的大将军。这都在说明一个高深道理,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印度著名的孟买佛学院,正门旁边开着一个小门。这个小门高1.5米,宽仅40厘米,一个成年人要想进去必须侧身弯腰。而所有新来的学生,都必须由老师带领进出这个小门一次,这是为新生上的第一节课。老师教育大家说:“大门进出当然方便,而且让人觉得很体面,很风光。但是在很多时候,我们要进的地方并没有宽阔的大门,若不学会侧身、低头、弯腰,小窄门是进不去的。”
进天国的门也是窄小的。桀骜不驯、高傲自大、以自己为中心、无信德、无好行为、不能爱人,特别是爱仇人的人,那就是骄傲自负的人,是进不了天国之门的。
巨石下的花草低头绕过障碍,才能获得阳光雨露;暴风中的航船侧身越过风暴,才能获得一帆风顺。人在旅途中,无法改变门的大小,但可以调整我们身体的姿态;无法改变人生的境遇,但可以调整我们的心态;没有办法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我们自己。要努力按耶稣所说的“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脸,把右脸转过去让他打”的教导去做,没有改变不了的人。
人生路上,有诸多的阻扰、坎坷和羁绊,只要我们能侧身、低头、弯腰、转脸、屈辱、忍耐、爱所有的人,甚至爱我们的仇人,实践耶稣教导我们的精神,最后的胜利必然属于能忍耐、吃亏、谦虚、弱小、爱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