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师路


2017-11-23 14:03:13 作者:仙恒 来源:《信德报》2017年10月29日,39期(总第743期)

    “今天,是仙恒老师离开的日子,如果同学们看到他,请说一句:老师,再见!”这是我在备修院的清晨广播里听到的最后一句话,稚嫩的嗓音推来一股始料未及的幸福,当然了,也宣示着终将到来的别离。
    说到别离,我早已习惯。自从四年前一纸录取通知书召我南下,从此,故乡最鲜明的记忆莫过于央视那句“记忆中原,老家河南”的广告语。高中毕业,离开亲人;大学毕业,告别青春;半年的志愿服务结业了,难舍的不仅是一群可爱的孩子,还有夹杂在我们锦瑟年华中的一段美好记忆。


上课时西装革履

    回想起来,我的为师之路并不顺畅。小时候,我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老师,没事总爱在家里的小黑板上写写画画。高三时,我原想报考省内的师范院校,但遭到父母的严拒,最终只好顺从他们的意愿填报了别的专业。毕业后,大家都会有一段迷茫期,不停地寻觅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而我这时有一个念头闪过:继续儿时的夙愿,当老师!那时,我和南昌厄玛奴耳青年团的好友静文都想报名参加利玛窦志愿者,去河北支教。亲友们不赞成的声音再次浮起,认为牺牲太大不值得,年纪轻轻的应届大学生应该去大城市闯荡,而不是待在小地方浪费宝贵的时间。此时的我,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也知道该走怎样的路,所以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了第七届利玛窦志愿者,并如愿以偿和静文一起被派遣到了邯郸教区圣心修院服务。
    初为人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我在脑子里勾画了无数遍人民教师光辉的形象,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帅帅的,酷酷的。然而,到了备修院才发现这一切都是幻想而已,因为正在军训中的学生不认识我们,不晓得我俩是干嘛的,我们也不知该如何去接触学生。直到某天傍晚,训练间隙时,一名初一女生跑到我跟前来,“叔叔,”她急匆匆地说道:“请问你身上有纸吗,我一个同学想上厕所但是纸不够。”此时此刻,我多么想一脚踢飞她,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被初中生喊叔叔,这让人多受打击啊。可我还要面带微笑,因为“我是老师”。没过多久我就悟出一个真谛,老师都是演技派,发火不一定是真的生气,可能只不过是为了震慑一下学生;和蔼不见得是真的喜欢,或许只是怕真相伤害了学生。
    论起备修院的老师,我怕是最不够格的那个。这里的师资队伍并不差,学历,最高有硕士研究生;资历,有出过数本著作的老前辈;经历,几位教英文的修女都是“海归”。而我呢,从实力来说与他们相距甚远。更可怕的是,我正处在和学生们一样疯狂爱玩的年纪,上课时看见他们在下面捣乱闹腾,有时甚至有种从讲台上蹦下去“大家一起嗨起来”的冲动。然而,现实中必须克制克制再克制,因为我是老师。“十一”过后,我索性从家带来了制服,每节课西装革履地上讲台。有时,看这些孩子们,就像看到昨天的自己,照顾爱护他们,就是在回味我曾经的年少轻狂。做老师难,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更难,爱生心切只是根基,还需在时光中磨砺出经验与智慧,方能真正成为打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师生关系是一门玄妙的艺术,学生的眼睛时时观察着老师,老师也在思考每个学生该如何对待。在一起彼此久了,性格脾气也就摸得差不多了。有些学生胆子大,喜欢往老师身边围,而我更是住进了学生“窝”里。开学季,神父在学生公寓楼里辟出了个单间给我作为宿舍,这下可好了,左邻右舍都是学生。下了晚自习或者周末,有些学生爱进来玩会儿,这我是很欢迎的。再后来,跟我一墙之隔的学生晚上熄灯后喜欢用手捶墙,刚开始只是右边的初三(3)班,后来左边的初三(4)班也被传染了,偶尔我反捶回去,墙那边会更加猛烈。一次,一名初二的男生问我:“老师,你自己待在宿舍楼里怕不怕有鬼?”我答:“当然不怕。”随即心里暗忖道:连你们都不怕,我还会怕?回想起和孩子们相处的趣事,有喜有气有悲有苦,有味道的才是值得珍藏的。直到现在,偶尔想起之前的故事,有时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初一莽,初二狂,初三稳。这是我在教了初中三个年级之后分析出的定律。论课堂来说,我最喜欢初一(7)班,也最怕7班。因为这个班的气氛异常激烈,经常上课铃响毕,班里依然吵闹不休,需要又喊又叫又拍桌子两三分钟才能“镇压”下来。但是唱歌音量绝对全院最大,每次都跟着他们热血沸腾起来,忍不住想多听他们唱几遍。相比之下,初一(8)班的孩子是另一个极端,温文尔雅,大部分老师都喜欢这样的学生,好静踏实易管理。离开修院时,8班的同学们还亲手制作了贴有每人祝福语的送别礼物,甚是暖心。初中阶段最叛逆的时期基本是在初二,这个阶段的孩子大部分生理已开始发育,但心理还较为幼稚。初二(6)班是看起来很团结的一个班,胆大聪明重感情,不少6班的学生喜欢跟我闹着玩儿,活泼机灵很有意思。这个班的神奇之处是,年级前几名均出于这里,年级最捣乱的也在这里。初二(5)班是一个典型“阴盛阳衰”的班级,不少男生软萌软萌的,当然偶尔也会杀出个“女汉子”,每次到这个班上课都觉得异常舒服,真是一群天主的小羊。初三的学生已经比较成熟了,毕竟十五六岁已近成年,甚至最大的学生只比我小四岁。初三(4)班人数不多,但精英不少,而且有想法有能力的大有人在。记得在修院的第一堂课就是4班上的,从那以后,这帮孩子课前积极地帮我从办公室搬琴、拿教案教具的热情让我感动不已。初三(3)班的文艺范儿十足,且学霸聚集,跟3班的同学聊天,感觉不少人懂得比我都多。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体的大家庭。

    半年的时光很快,课上课下的相处、广播站的创建、琴班的开设,一幕幕经历浮现眼前,仿佛昨日。六月份结业典礼结束,我随教务长邢神父和静文回了一趟修院。这次,可再也听不到猴孩子们捶墙的声音了,院长胡神父专门把我安排进了客房。初三的学生毕业了,又有一批新生要来,新旧交替使人感慨万千,好在备修院里还有一声声熟悉的“老师好”,一张张阳光洋溢的稚嫩笑脸。
    踏出备修院,还要全新的很长很远的路要走。半年的利玛窦志愿者服务,让我收获的不仅是四个价值观,更是在纷杂社会中勇于坚持自己的信念。回到南昌,在每天的工作之余开始坚持去图书馆自习,为升学、考证奋战,向着自己理想的生活迈进。人生会有弯路,但没有退路,认准了自己想要的,就勇敢去追逐,不用在乎他人眼光。
    为师之路如此,人生之路亦然。

本文标题:师路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