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沧桑花园山 世纪风云修道院
2004-01-02 08:52:36 作者:李内思 来源:信德报(第204期)
2003年10月18日,天主教中南神哲学院在武昌花园山举行20周年校庆。武汉教区董光清主教主礼,两位主教襄礼,一百多位神父共祭,千余教友恭与弥撒。经声琅琅,歌声嘹亮,欢呼之声,响彻云霄,赞美上主对今日修道院之降福。 “天赐圣召纳志士,献身福传,古老中华得喜讯; 主赏宏恩选贤能,全心事主,千年神州闻佳音。” 学院大楼两侧悬挂的巨幅对联,高屋建瓴,是20年办院宏旨之精辟总结。笔者作为一个上世纪40—50年代,曾在花园山度过青少年时期的修道者。教会遭厄时,我与其共患难;教会复苏时,我一度在这里供职,见证了修道院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而今上主的葡萄园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抚今思昔,感慨万千。惜我功亏一篑,未能获得铎品神恩,然有幸参加此次盛会,目睹教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我心足矣,同时也唤起了我对“花园山”的怀念!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花园山为什么在武汉如此有名?就在于此山历史上就是一座不同凡响的名山。史志记载:“花园山原名崇府山,清朝乾隆年间,有刘姓居士,在山上建起花园,并由其后人绘制《崇岗枕秀》图,收入《江城画册》,从此便名此山为花园山。山址辖地10亩,四周风貌,十分壮观:”地踞岗峦,门临空翠,凤凰翼然而右抱,黄鹤(蛇山)翩然而左翔,高观大别(龟山),拱立相向,凭高四望,疏畅洞达,近则大江环流如带,芳洲(鹦鹉洲)之春草如袍,远则夏口武昌,七泽三湘,当日群友角逐之场,骚客行吟之地而若隐若现,怀愧于耳目之前…”。园内奇花异草,四时缤纷,尤其山门那副楹联更令人叫绝: “抱朝爽西来,杯底岚光飞隔岸;望大江东去,檐前帆影度遥空。”
与其说是历史的巧合,还不如说是天主圣意的安排。清朝末年,国门开放,西方文明逐渐传入中国,中国文明也逐渐传入大洋彼岸,东西交流,帆影遥空,互惠互利;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神州大地又一次迎来了基督的光明,花园山在武汉几乎成为天主教的代名词。这里有古罗马式天主教堂(1891),有闻名遐迩的育婴堂(1928),有“春满杏林”的圣若瑟医院(1928),还有天文台(1931)和崇正书院。这崇正书院就是湖北地区历代修道院之摇篮。
崇正书院在清同治九年(1870)由意大利籍鄂东代牧区明位笃主教(Msgr.Eustachius Zanoli)所创办,属大修院性质,意籍教士李文秀(Msgr.Joseph Rizzolati)在此任教50余年,培育中国神父40多人,有“教区之母”的美誉。1921年崇正书院扩建为两湖(湖南、湖北)总修院,次年迁到荆州,1928年又迁回汉口(今解放大道)。1947-1949年,山东济南和山西太原两所大修院“南下”与两湖总修院合办,全国解放前夕,一度迁到澳门,旋又返回,1951年院址被征用,只好迁至当时幸存的水厂(张公堤)天主堂。1958年,在外漂泊了近40年的两湖总修院,不得不投奔老家———花园山。1960年,“牧人”自身难保,“羊群”先后离散,总修院与湖北省联合中修院一同关闭。花园山自1870年创办的修道院,经历了改朝换代,政治风云,历史劫难,艰难地度过了90余载的坎坷岁月!
今天的中南神哲学院应该说是历史上花园山修道院的继承和发展。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办修道院是天主教的传统,天主教会要发展壮大,福传事业要发扬光大,神职人员是唯一不可缺少的桥梁和支柱。尤其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修道院停办30余年,国籍神职人员折损过半,幸存者或年事已高,或体弱多病,真可谓“庄稼多,工人少”。福传事业处于低谷,教会有识之士,莫不为此担忧。
进入80年代,中国天主教会迎来了复苏的曙光。1980年全国天主教第三届代表会议通过决议,重新开办修道院。武昌中南神哲学院(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海南)是1983年10月开办的,当初仍命名为“武昌修道院”,院址还是在具有100多年历史的花园山天主堂院内。以董光清主教(原两湖神哲学院之长)为首的老前辈们,重新担起培育神职人员的使命,克服资金不足、生活简朴、师资缺乏,没有教材等一系列困难,在乱石岗上,野草丛中,荒凉凋敝的山坡上,安营扎寨,逐渐恢复了生机。经过20年的努力,修道院从艰难的童年走出来,步入活跃的少年,目前正值青春年华,先后培育出近200名神职人员,其中有两位神父晋升为主教。
而今的中南神哲学院,在全国修道院中可谓小有名气,新的教学大楼,耸立山顶。修生专用圣堂、清心祈祷室、大礼堂、图书馆、电脑室、医务室、外宾接待室、运动场等一系列教堂,神修、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艰苦的二十年换来了丰收的喜悦,人们在庆祝这二十周年的时候,自然要感念那曾为花园山修道院做过贡献的老前辈们,自然要追忆这二十年前的三个、四个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