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天主教胡庄教会音乐会简史


2017-04-07 11:15:21 作者:味增爵 来源:《信德报》2017年3月26日,12期(总第716期)

    山东胡庄教会现有两班子乐队。一个是民乐队,俗称音乐会、雅乐队,已有逾百年的历史;另一个是铜管乐队,俗称喇叭乐队,也近八十年历史了。
    据老人们讲,上世纪初(1909年)胡庄大堂落成,开堂时就有了音乐会。音乐会起初成立时规模就很大,由20多名中青年人组成。乐器有笛子、笙、管子、云锣以及星、铛、钿,还有大小镲、小锣、二人抬的大锣等等一些民间乐器,演奏起来非常震撼,行进起来特别壮观。首批队员有胡玉美、胡兴进、胡兴家、胡玉元、刘玉芳、高春林、赵永贤等,现在他们都早已过世,若活着,年龄都在130岁以上了。
    乐器是神父买的,并请来外地的老师教授。利用农闲季节,将队员们聚到一起,在教堂前院西排挂着“公教进行会”牌子的房间里教学和练习。 
    曲牌用的是工尺谱。先教他们熟悉曲牌,俗称“喊牌子”,一个曲牌喊上十晚上、二十晚上甚至半个冬天,直至背熟。因队员们大部分是文盲,即使个别有文化的,也只是初小程度而已,所以学起曲谱来特别费劲,一个冬天也学不会几个牌子。
    刚开始学些简单的曲牌,学会简单的,再学复杂的,循序渐进。学会喊牌子后,再接触乐器。他们能者为师,相互交流,勤学苦练,经过不断探讨和摸索,依靠坚定的信仰、顽强的毅力,终于学会了老师传授的所有曲牌,并得心应手地用于演奏,而且将其年复一年、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会曲牌”。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不支,首批成员不能演奏了,就交由年轻人来继承他们的事业,这样第二代就逐渐形成了。第二代人有:高永阶、赵乐水、秦明山等。
    第三代的兴起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秦明山牵头,队员有高永章、胡文魁、张文珠等,他们白天干活挣工分,晚上喊牌子。由于宗教政策及驻村工作组的限制,只能在地瓜窨子里偷着学。在那生活极度困难的年代,无论数九隆冬,还是酷暑三伏,他们仍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几个秋冬下来,也学会了大部分曲牌。
    改革开放以来,教会得到进一步地发展。但几十年来,他们只会吹奏“老牌子”,不会演奏其他乐曲,不能与时俱进,明显落后于教会发展的大好形势。并且,几个主力队员已逾古稀,由于文化水平不高,虽然吹奏工尺谱,但又不懂工尺谱,基本上全靠耳音将曲谱死记硬背,传授起来非常困难,“教会曲牌”面临着失传的困境。所以,曲牌的传承、乐队人员的补充和乐曲内容的更新迫在眉睫。
    近几年来,教友中的有志之士发起了复兴乐队、改造乐队的呼声,由企业家赵乐祥、胡明安出面,对爱好音乐的教友走访、说服、动员,并不惜代价,出资添置乐器,统一着装,很快组建起了由20多名以女教友为主的新的民族乐队。他们有文化,有较好的音乐素养,通过集中训练,短期内就能吹奏简单的曲谱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练习,很快就能演奏教会各大瞻礼、节庆日所需要的礼仪歌曲和现代歌曲了,较好地接过了“教会曲牌”的接力棒,为此得到各地神长和广大教友的一致好评和肯定。此举还带动了周边堂口的教友自发成立了乐队。
    为使“教会曲牌”这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更通俗易学,现已将工尺谱翻成简谱,以利于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学习和接受,以达到光荣赞美天主,广扬圣教会的目的。

本文标题:天主教胡庄教会音乐会简史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