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帮助我成长的“信德人”
2016-09-27 13:22:57 作者:崔瑞英 来源:《信德报》2016年9月8日,33期(总第691期)
向我推广“信德”的人是我的大姐崔瑞琴。我在1999年初单位内退后进入教堂,开始度信仰生活。其实我是从小就领洗的教友,文革前也跟着妈妈参与弥撒念经,经过十年动乱,教堂关闭,信仰也变得淡漠。跟着大姐来到教堂后,弥撒礼仪也都是从头学起。那时大姐就是“信德”的忠实读者,每期一来,大姐看完都会给我,当她看到我不屑一顾的样子时,就把上面她认为的重点勾上然后给我看,还给我介绍作者,以引起我对“信德”的关注。这样我才真正开始阅读“信德”。
大姐还非常喜欢看“信德”出版的圣书。2008年“信德”首次出版了《每日圣言》,大姐拿着我的《每日圣言》反复摩挲翻看,爱不释手(因当时数量少、我也不舍得送给她)。第二年,她有了自己的《每日圣言》后,开始每天照着抄写,七年多来抄写圣言成了她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受益很深。我们因着对信德书报的喜爱,经常在一起分享阅读心得和信仰感悟,在信仰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大姐带领我进入教堂,而带领我进行文字福传的人则是我的先生张有聚。我们于80年代初结婚时,他还是教外人。宗教政策落实后,保定天主堂对教友开放,他才得知我信奉天主教,偶尔也随我进入教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2004年春,他主动找到神父表达了想加入教会的意愿,经过神父考核领受了入门圣事。
领洗后,他开始关注“信德”。在他积极参加堂区各项活动时,把教友敬主爱人的好人好事写下来,开始尝试向“信德”投稿。2005年8月受“信德”的邀请参加了第二届信德之友分享交流会,成为了“信德”通讯员。
2007年5月,我的先生蒙主恩召,使我陷入极大的悲痛和失落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反思后,我觉得要学习新教友的文字福传精神。信德的老师也鼓励我多学习、充实自己。于是我也学着我先生那样,开始给“信德”投稿。以前写的稿件都是由孩子负责发送邮件,2010年孩子去外地工作了,这带来很多不便,幸好又有我堂的修女们帮忙。为了及时把稿件送到编辑手中,2013年5月,我购买了电脑、照相机,开始学习自己敲击键盘发送电子邮件,不少稿件都被选中见报,令我深受鼓舞。
另外,堂区神长教友对“信德”的喜爱也深深影响了我。亚纳会会长张宪英在工作和生活中非常注重福传。她从不避讳自己是基督徒,在她工作期间,办公桌上总是摆放着圣像,胸前佩带着十字架,工作之余,她也常常向人们讲解耶稣、天主教及圣经。通过她的福传影响已有多人领受洗礼。多年来每到索阅“信德”时,她都会多“索阅”几份,作为堂区福传的工具。
发放“信德”的陈莉、许艳玲两位教友姐妹,非常认真负责。“信德”送到教堂后,陈莉姐妹总是在第一时间将的情况写在小黑板上提醒教友,并及时将送到教友们手中。年底时,她也主动协助神父宣传推广。而许艳玲姐妹则是用“信德”来福传,送给邻居阅读,让他们了解天主教及教会信仰知识。
感谢“信德”的老师们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同时,也感谢在逆境中帮助我、支持我、鼓励我的神父、修女及恩人们。